聖方濟各大學四十週年:看香港私立大學的發展 文:鄧家豪

1月9日(星期四),筆者榮幸得到聖方濟各大學(方大)邀請參加該校四十週年慶典晚宴。聖方濟各大學自明愛專上學院升格為大學後,又成為本港第二間通過評審的應用科學大學,一路飛躍成長。大學一直以培訓醫護人員聞名,在短時間內實現多元發展。

科教興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學推動科研及培養相關專才理所當然。然而,在科研領域怎樣發展,於培養人才的第一線如何站位卻不是簡單課題。聖方濟各大學則找到自身優勢,致力探索人文和科技融合,推動人文科技(Techno Humanities)發展,開辦相關課程及推動有關研究。方大甚至成立「聖方濟各人文科技獎」,表揚相關領域重大貢獻者。

方大以「愛、學、傳承」為目標,以「愛」督學,構築了與別不同的教學氛圍。筆者拜訪該校幾次,都感受到職員及學生熱心助人,待人以誠,充分體現該校核心價值「愛」,正是方大的獨特魅力。

從方大看本港私立大學發展

方大的成長之路,是本港私立大學發展的其中一個縮影,有其值得借鑑之處。香港的私立大學與教資會資助的「八大」相比發展較慢,既沒有先發優勢,資源比「八大」少。與此同時,本港學生人數逐年下跌,私立大學如何定位,發揮獨特優勢,關乎其發展甚至存續。

方大的護理學系一直受學生歡迎及社會認可,其設計學系亦受青睞,有優勢課程就能確保生源的「基本盤」。私立大學一開始要走「綜合研究型」大學的路不容易,先在特定領域闖出血路,再著力於社會所需而尚有空間發展的領域(方大的選擇之一就是人文與科技結合的創新模式),這樣才能建立起大學的獨有「品牌」。

私立大學的成功關鍵之一在於找到自己的「藍海」,以「專」先下一城方為上策。私立大學務必要建立鮮明形象,令學生和社會各界輕易認識和記起大學的特長,才有機會站穩陣腳,繼而走向多元。

另一方面,私立大學必須利用其相對靈活的運營模式來滿足教育市場需求,課程要創新,營運模式也要創新,創新以求發展。沒有快速的反應和敏銳的觸覺,私立大學將難以拓展資金來源。除了學費收入,如何建立穩定而多元的資金鏈,保證大學財政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是每一所私立學校的巨大挑戰。私立大學由於決策和營運較為靈活,故可以採用更進取的模式與工商界合作,滿足大學的財政需要。

私立大學的發展對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是非常重要一環,是業界也是當局的責任所在。如何促進本港大專教育界百花齊放,如何把各路好手扭成一股繩,一同建設留學香港品牌,將是2025年教育界的挑戰與機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