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騙新招:金管局擴展可疑帳號警示機制,全面保護市民資金安全 文:劉建誠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絡交易的普及,詐騙手法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樣化。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聯同警務處及銀行公會宣布,將於8月4日(星期日)起擴展「可疑帳號警示」機制的範圍,涵蓋網上銀行及櫃位轉帳。這一舉措旨在進一步保護市民的資金安全,減少詐騙案件的發生。

根據金管局的公告,32間銀行及10間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將會擴展「可疑帳號警示」的範圍。這一擴展將涵蓋個人客戶在銀行櫃位或以戶口號碼進行的行內或跨行即時轉帳。當收款人的戶口號碼、手機號碼、電子郵件地址或轉數快識別碼與「防騙視伏器」內被標記為「高危有伏」的資料吻合時,客戶將會收到警示。

具體來說,當客戶進行轉帳時,如果收款人的相關信息與「防騙視伏器」內的高危資料吻合,系統將自動發出警示,提醒客戶該筆交易可能存在風險。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也將實施類似的警示服務,確保更多的交易能夠受到監控和保護。

除了擴展警示範圍外,金管局還推出了一系列新增措施。「防騙視伏App」將提供更即時的假冒銀行網站和來電警示,幫助市民識別和避免詐騙。此外,銀行將為使用手機銀行應用程式的客戶提供更安全的認證方法,要求客戶透過銀行手機應用程式確認網上信用卡交易,取代以短訊發出的一次性密碼,進一步提升交易的安全性。

截至今年6月底,金管局已經發出超過655,000個警示,平均每日發出3,000個警示。這些數據顯示了警示機制在防範詐騙方面的有效性。隨著警示範圍的擴展,預計警示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市民的資金安全。

隨著詐騙手法的不斷演變,銀行客戶面臨的威脅也在增加。詐騙分子利用各種手段,試圖獲取客戶的個人信息和資金。擴展「可疑帳號警示」機制,能夠更全面地監控和識別可疑交易,從而有效地保護客戶的資金安全,減少詐騙案件的發生。

筆者作為法務會計師,認為這一舉措將大大提升市民的資金安全,減少詐騙風險,這是保護市民資金安全的重要措施。擴展「可疑帳號警示」機制是應對日益嚴峻的詐騙風險的重要舉措。這一政策不僅能夠提升市民的資金安全,還能夠增強社會對防詐騙措施的信心。筆者希望市民能夠提高警惕,積極配合防詐騙措施,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安全的金融環境。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香港法務會計學會創會理事長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