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何時才能「解封」? 文 : 寒柏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零售業及旅遊業陷入「冰河時期」。如果香港還不再「解封」,恐怕本地經濟會進一步邁向嚴重衰退及蕭條的地步。

早前,港府也探討過「局部解封」的一些可能性,例如是兩地連續28天都沒有本地個案,便可考慮「解封」,市民只要持有效的「健康證明」,便能於14天內往返兩地。這種措施可幫助到一些香港與大陸兩地走動的居民。筆者有一些朋友,早搬到深圳居住,然後在香港工作。亦有一些朋友的家在香港,但到深圳的總部上班。儘管這「局部解封」的構想,還不能振興本港零售業及旅遊業,但至少可以使居民不再被隔絕,使經濟恢復一點生氣。

可是,這「如意算盤」打不響;本港連續23天「本地零確診」的紀錄,早前被幾宗不知源頭的「本地感染」所打破。為何這病在香港總是沒完沒了呢?

筆者認為,香港現時的確診病例,只維持在1,055宗,暫時沒有惡化下去,並不能證明港府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主要還是作為重災區的歐美國家,早已反過來把香港「封鎖」了。西方國家少人來港,香港才至今沒有釀成「社區大爆發」。歐美國家現正續步「解封」,或會在可見將來為香港造成更大的風險。如果香港與大陸要「解封」,港府始終要做到以下的幾點:

1.港府一直嚴厲對待大陸,反而對疫情更嚴重的西方國家過份寬鬆,才造成本地的第二波爆發。香港的確診數字,一直只維持在150宗左右,直至3月中旬,留英港人返來,確診數字急升至超過1,000宗。港府在防疫的思維及態度上,應該先糾正過來。

2.病毒潛伏期很長,有24天潛伏期的紀錄,因此醫生認為以「零本土感染28天」作為一條可以「解封」的「安全線」。「14天隔離」只能算是「中位數」,勉強算是打消了大部分想回港的人之念頭,但卻不能有效杜絕病毒感染。所以,港府面對「重災區」時的「隔離日數」,理應加長,至少有24天才算是真正安全。

3.港府至今仍以種種理由推搪,認為「家居隔離」行得通,不願全面實施「指定地點隔離」。但上次以「家居隔離」處理從英國返港人士,確診人數即急升至少6倍,已使香港到了社區爆發的「臨邊界點」。這明明是前車之鑑,為何港府死也不肯認錯?大家試想想,假設香港終於做到「零本土感染28天」,並開始「解封」,萬一之後再有「輸入個案」,偏偏又是以「家居隔離」的方式處理,與香港通關的地區,又是否安心可以「解封」呢?就算假設這確診人士遵守「隔離令」,但與他同住的家人亦有很大機會確診。這些家人之前卻不用被「隔離」,很有可能已把病毒帶入香港社區!

4.本港於連續23天「本土零確診」後再次有源頭不明的「本地確診」,證明香港可能仍有隱形的「社區傳播鏈」。如果港府終於肯全面實施「指定地點隔離」,並延長隔離日子的話,「海外輸入」的風險已降至很低。等到這時候,以最嚴格的防疫措施來說,亦可進一步考慮做「全民檢疫」,把所有隱藏了的「社區傳播鏈」都找出來,才算是真正的抗疫成功。

其實,港人一直存在「美麗的誤會」,認為由港府主導「解封」,只要大陸的疫情受控,便可以解封了。

可是,現在香港才算是中國大陸的「重災區」,「現有確診病例」達27宗,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算是中國大陸城市第二名,第一名是台灣。此外,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確診總人數,也分別只在400至600宗左右,都比香港的1,055宗為低。再加上港府對英國和美國這些「真正重災區」卻以極寬鬆的處理手法應對,這又豈能讓中國大陸政府對香港安心「解封」?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自「五一」開始,已局部解封國內的「旅遊業」,上海及廣州市皆出現「報復式消費」。總的來說,中國大陸正繼續以科學及理性的態度,「摸着石頭過河」,嚴防第二波的疫情爆發及「海外倒灌」,並已逐步走出「經濟寒冬」;這復甦統統沒有香港的份兒。

先是去年的「反修例」暴動,再接着「新冠肺炎」疫情,所謂天災人禍接踵而來,我們着實看不到香港經濟的曙光。

文 : 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