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悟空與中華文化復興 文:悠然

昨天,路透社記者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提問:「中國外交部是否會將這款遊戲視為中國的『大使』?你認為這一發展會帶來哪些更廣泛的外交收穫?」

黑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kong,下稱黑悟空)是首款中國國產遊戲大作,由遊戲科學(Game Science)開發,一發布就登上遊戲平台Steam榜首,最高同時在線玩家數目突破210萬,超越《艾爾登法環》及《電馭叛客2077》等遊戲,創下單機遊戲新紀錄;而路透社的問題其實暗藏陷阱,不安好心。

如果毛寧回應是自豪自信,如說「是啊,我們就很重視這遊戲,我們很自豪,我們未來要支持更多此類遊戲等等」,那麼西方媒體馬上會將這個遊戲政治化,說看啊,中國官方承認了,這個遊戲是個宣傳工具,甚至是間諜軟件,是共產黨對西方的意識形態滲透,應該封殺黑悟空,然後,Steam等平台真的可能會下架黑悟空(就像封殺Tittok)。

但毛寧訓練有素,回答非常得體。首先,她說「不了解電子遊戲,但感謝記者讓我關注到這個遊戲」。意思就是在你提問之前我都沒關注這遊戲,我不知道,這遊戲跟我無關。其次,又說「從名字看,跟名著《西遊記》有關」。這一句進一步加強了「我之前不知道這遊戲,第一次從你這裏聽說」這一點,表示我只知道這個遊戲名字似乎和《西遊記》有關,其他不知道。最後,說「說明中國文化很有吸引力」,就是把遊戲的熱度停留在文化層面,而不是接受「大使」這種可以在政治上做文章的詞。

從頭到尾,毛寧都是在說,這個遊戲和官方是無關的,路透社記者這個陷阱我不會跳進去。

不得不說毛寧反應能力非常快,而且言辭非常精準,也不得不說,在歐美傳媒全方位打壓和抹黑下,中國最能突圍的就是中華文化。

而我更一直相信在中國經濟崛起後,緊跟著的,就是中華文化的復興,原因有三。

第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文化產業必然升級,日本文化、港台電視劇電影、韓流都依循這一規律。現在內地00後的孩子對「四大天王」、「台灣瓊瑤電視劇」、「港式警匪片」、「大長今」都沒概念了,反而是內地文化通過tittok、小紅書反向輸出,包括東南亞、日韓台港,甚至西方開始看中國的電影電視劇、綜藝,玩中國的遊戲。

第二,市場規模是本土文化創作之源。從電影方面看,中美就是超然的兩個最大市場,且中國電影屏幕數量已經遠多於美國,在大多數文娛領域都是如此。中國大市場的基本盤決定了可以做長期的文化投入和投資,想想黑悟空要耗時五年才能完成,正正是大市場給了更多可能,更多發揮個性化的空間,即便是在小衆的賽道在一個大市場裏都細分下去。

第三,中華文化豐富多彩,題材俯拾皆是。黑悟空不僅在國內大受歡迎,在海外也能受到很多好評,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黑悟空向海外人士展示了一種西方身份政治文化之外的選擇——中國的「神秘」文化,而且,最重要的,外國人竟然發現,天啊,《西遊記》一本書裏,早就包含了各種西方當代吹成神的多元化的元素。

事實上,從電影<流浪地球>爲標誌,國內文化領域的強勢崛起已經從點到線到面,這自然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自然溢出和集中體現。

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寬廣似海、深厚如淵的文化瑰寶,當代所有的問題都幾乎能從我們自己傳統中找文化和思想上的參考,我們這代人要做的就是自信地擁抱中華文化,並將之推陳出新、發揚光大。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