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教育的實踐與挑戰:從香港教育大學研討會看未來方向》 文:鄧家豪

近日,香港教育大學舉辦了兩場關於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學術研討會,匯聚了教育界、法律界及政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在高等教育層面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這一議題不僅關乎香港的教育政策,更涉及「一國兩制」背景下如何培育青年的國家認同感。從研討會的內容看來,香港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正逐步走向系統化、學術化,在保持學術自由和促進國際化發展的大方向下進一步發展。

國家安全教育融入高等教

育香港自2020年實施《香港國安法》以來,國家安全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研討會的研究課題《新時代背景下本港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研究》特別強調,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不能簡單套用中小學模式,而需切合大學維護學術自治與持續國際化等需要。

研究團隊的調查顯示學生更傾向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課程設計,了解國家安全與個人前途、職業發展需求產生關聯的話,會促進他們深入了解相關資訊。此外,提供多語言教材、教學時採用案例,以及互動式教學策略,都受學生歡迎。與此同時,多位研討會參加者認為加入更多的「學術探討」有利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教學不斷創新和發展。

國際化背景下的國安教育發展

香港的高等教育一直以高度國際化著稱,許多學生和教師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如何在多元環境中推行國家安全教育,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研討會上提到,在高等教育層面推動國安教育,香港應該要充分尊重大學的學術自由傳統。各大學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開發課程,做到百花齊放,配合不同背景學生的發展需求。

國家安全教育不僅是法律要求,更是培養負責任公民的重要環節。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將直接影響其長遠競爭力與社會穩定。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探討國家安全教育,令其得以持續發展,有賴持續的教育實證研究,而非單純的政策宣導。此次研討會從實證角度激發參加會議的各界人士思考國安教育,以科學角度探索其長遠發展。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