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文憑試放榜
7月19日,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放榜,1.7萬莘莘學子考取「3322」,達到基本升讀大學門檻。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難免惆悵,即使獲得入讀大學的基本入場券,還要好好考慮如何擇校選科,壓力確實不少。
一位應屆考生不堪壓力,墮樓輕生,所留遺書透露對放榜結果失望和對香港教育不滿。死者於單親家庭長大,父親悲慟欲絕,痛哭呼喊。死者父親表示從未給兒子壓力,不明其何以自尋短見,悽楚情境令人心碎。
失敗的經驗
公開考試成績關乎升學,影響前程,若學生馬前失蹄,情緒低落,將特別需要人支持和鼓勵。為免再有更多悲劇上演,放榜前後,學生身邊的師長好友要多關注他們的情緒。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教導學生如何看待失敗和處理壓力才是長遠之計。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不少師長勉勵學生之言,強調「失敗」是「成功」的養份。筆者認為相比追求成功,我們更應該啟發學生如何定義失敗,如何看待失敗、如何承受失敗。失敗不一定能孕育「成功」,但失敗一定會成為過眼雲煙。全然接受失敗,不為失敗所困,繼續見識人生不同風光,才對得起寶貴的生命。走筆至此,令筆者想起本港音樂人文啟聰先生。
「恐懼源自幻想」
筆者有次出席公開活動,聽嘉賓色士風演奏家文啟聰先生分享其人生經歷,感觸良多。文啟聰先生由母親照顧成長,年少時曾染上毒癮,屢屢犯事進出監獄,人生開局可謂非常「失敗」。其後他於正生書院成功戒毒,重新出發,更找到自己的興趣志業,成為色士風演奏家。
論及克服恐懼,勇往直前,文先生以親身經歷道出「真相」,認為「恐懼源自幻想」。文先生曾因無法取得「良民證」,其冰島進修之路因而受阻,當時感到驚慌失措。可幸他沒有因為「恐懼」而失去行動力,不斷四方遊走,請求友好為其寫信陳情,奇跡出現,求學之旅始終成行。回顧事件,他發覺先前的擔憂和恐懼不過是幻想作怪,改變現實還是要靠行動。
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學位岌岌可危,恐懼乃人之常情。關鍵是如何克服恐懼,繼續前行。我們以為遇到「天塌下來」的困難時,事實往往是依然有很多選擇和機會在眼前。然而我們幻想出來的恐懼卻很可能令我們裹足不前,甚至使我們以為已經窮途末路。相比現實的波瀾,恐懼才是令我們深陷泥潭的元兇,能打破困局的人就是我們自己。保持冷靜,繼續爭取不同發展機會,定能體會「條條大道通羅馬」。
對自己說聲「謝謝」
文先生的人生路非但不平順,早年更因為自己的惡習劣行,多次陷入「難以翻身」的失敗之中,然而他卻說若能和年少的自己說句話,他會報以一聲「謝謝」。那句由衷的「謝謝」不但代表文先生懂感恩年少的經歷成就了今日的自己,更表達出他能全然愛惜自己,包容自己,接受自己。不怨懟自己少不更事,不橫挑世間不平,而是敢於接納自己的過去,感恩每道生命的軌跡。
失意時,我們甚至無須強迫自己儘快追求成功,而是和自己和解,不要繼續折磨自己。謝謝那個已經盡力的自己、謝謝那個擔驚受怕的自己、甚至謝謝那個不夠用心求學的自己,感謝他們走過了一段路,承托了現在的「我」。往事成風,珍惜現在,鍾愛自己。
人生的成敗都緣於自己一念,只有你才能定義你自己。
同學,活著就好!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