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中」起碼可令港人不再「文盲」 文:文瑜

近日,一段嘲笑台灣朋友中文輸入慢的視頻在兩岸熱傳和引發爭論。內容是一位大陸網友,把台灣朋友用注音輸入法打字的過程上傳在內地網絡,被群起嘲笑之,說打字速度太慢。我自己是大陸長大,在香港工作超過10年,早年也經常去台灣工作。以我接觸的有限圈子而言,兩岸三地的中文輸入速度,最快的是大陸,其次是台灣,最慢的應該是香港。而我十分支持「普教中」,這最起碼可以令香港大部分人熟練掌握中文輸入法,不用再在電腦時代做「文盲」。

那段視頻,台灣朋友用的是注音輸入法。注音其實是中國在1913年制定,1918年正式啟用的拼音。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改成現在的拼音,而台灣沿用了當時的拼音。說實話,早年我在北京讀書,當其時用的拼音輸入法是微軟Windows自帶的「全拼」,打字也很費勁,一分鐘輸入五六十個字已經算厲害。後來內地軟件廠商自己研發了很多拼音輸入法,早期冒起的一個叫「紫光拼音輸入法」,到後來又有「搜狗」、「一加」之類的,輸入速度才變得越來越快。早年內地也有人專門去學「五筆」,現在已經很少,去年的統計指內地只有3%的人還懂「五筆」,因為現在你學了「五筆」,不見得比拼音快,除非你是專業打字員才有需要。

中文輸入法分為形碼和音碼兩種,前者顧名思義是拆字,會寫字就會輸入;後者是會讀就會輸入,前提是會拼音或注音。形碼的好處是可以簡繁體一起輸入,因為是拆字,但壞處是學習成本高,因為你要專門去學、去記,很麻煩。除非是專業打字員,否則我在香港沒有見過誰用倉頡或速成輸入法,可以比我用拼音輸入法快。

香港的中文輸入法普及程度不高,早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全港所有住戶中,10歲以上的人當中,不足3成懂得使用中文輸入法。相反內地由於所有人小學都要學拼音,所以基本上普及拼音輸入法,人人都懂,除了年長的人可能早年沒學過。

有人會問,難道香港不能有自己的音碼輸入法?由於香港在粵語拼音方案上沒有共識(主要有香港語言學學會、教育學院、耶魯拼音三套方案),所以還真沒有音碼輸入,因此香港人學習中文打字時一般選擇倉頡或其簡化版——速成。微軟早年曾經發布過香港粵語輸入法2007/2010,但後來也不再發佈。前面已說,形碼輸入法本身要記很多碼,學習成本很高,以至於在內地已經沒有人學,因此香港人在學習中文輸入法時較為吃力,不少人僅使用手寫輸入法。

教局長蔡若蓮
教局長蔡若蓮

教育局長蔡若蓮日前接受內地《環球時報》訪問時指,「如未來條件可行,教育局將考慮在香港學校中推廣完全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等課程」。事實上,教育局早在2002年《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已說明「用普通話教中文」是遠程目標。20年過去了,這個遠程目標還沒實現?太遠程了吧。香港速度果然名不虛傳。

口口聲聲說要加快融入祖國發展,那麼「普教中」還有什麼值得猶豫的?最起碼,在電腦手機的時代,打個字效率都提升十倍。

文:文瑜

學研社成員 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