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融資擔保本是良策 最終卻成經濟計時炸彈 文:劉 信

筆者經常提到,過去有一項善政,但隨著香港經濟持續不景,該善政隨時轉型成為龐然巨獸反咬香港政府一口,這一點當權者必然比小心更加小心。

筆者所講的正是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該政策乃因疫情間,大量企業因疫情而令業務無法正常營運,使香港市面上面臨一輪倒閉潮。為支援企業渡過疫情,香港政府當時推出多項實際、有效、具針對性的補助,由保就業到今日的主角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在中小企水深火熱之際,大力地向企業伸出援手。

為降低企業於疫情間的資金壓力,擔保計劃讓企業在還款期首12個月只支付利息,同時有部分本金還款期間。考慮到當時未知疫情何時完結的時間,相關措施給予企業靈活資金彈性,以渡過疫情寒冬。

筆者想像,當初相關政策的設計人,設計百分百擔保計劃是相信香港經濟的韌力,相信企業及香港經濟會在疫後重新振作,會有足夠能力還款。而將計劃的假設壞帳率定於25%,遠高於一般銀行壞帳率,顯示設計者亦有想像過假設經濟未能如期復甦時,預計政府在最大風險下,會承受多少的財政負擔。

筆者沒有細看過政府當初的評估數據,無法評論25%的假設壞帳率是否合理。根據政府給出的數據,百分百擔保計劃目前獲批65049宗,貸款額達1369億元,其中壞帳率為5.49%,即有3585個壞帳個案。

假設25%的假設壞帳率合理,即最終會有超過16000個壞帳個案。短時間內,若有16000間有企業結業,其連帶影響極其深遠,由加大供應商經營困難、推高失業率、市面冷清更難吸引旅客、消費意欲下降,其他企業結業等等可以想像的連帶影響。

眾所周知,現時香港經濟面臨一定挑戰,固然與香港資本市場持續下降有關。但現時市民消費意欲持續低迷的另一個原因,筆者相信與民眾在前線工作時所感受到的市道氣氛有關。現時香港經濟轉差的情況,仍然可以歸類於週期性問題,但當市民對經濟的看法出現持續性的改變時,週期性影響或改變成結構性影響,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無疑難以想像。

時至今日,即使百分百擔保貸款成為一個計時炸彈,但筆者仍然相信此政策實屬一個良政。因為該政策為香港經濟以空間換取時間,若疫情後經濟成功復常,中小企能夠回復正常狀態,即使要償還相關款項也不會太吃力。即使現時復甦速度未如理想,也給過大部分中小企掙扎過的機會。筆者看過不少論者,斷言百分百擔保造就大量「假貸款」,企業股東們在獲批貸款後偷龍轉鳳挪用金錢,筆者相信只屬冰山一角,始終香港在法規上監管相當嚴厲,而且計劃需要企業股東的個人擔保,若企業最終倒閉「走數」收場,擔保人亦需上身破產,對個人信貸紀錄還是有一定機會成本存在。唯一的問題,反而是香港政府需要有更完善的政策,在這批企業倒閉後,如何扶持更疲弱的經濟。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