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問題無法解決 一戰到底 文:悠然

這一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又打起來了,這個「又」字,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到今,已近八十年。

問題的核心就是英美在阿拉伯地區強行建立了一個猶太國,這不但搶奪了巴人的土地,還不斷奴役了數百萬巴人數十年。

不要說以前,就從2008年至今,以色列一共造成超過15萬巴勒斯坦平民的傷亡,其中33,000人是兒童。這些傷亡大多發生在加沙地帶。而加沙地帶佔地365平方公里(約是三分一香港),但人口卻是210萬。

也就是說,過去15年,加沙地帶的傷亡率大概是7%左右。

按照中國官方數字,抗戰14年,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佔總人口的(官方說法是「四萬萬五千萬」)7.7%。

可以說,在我們生活的和平年代,巴勒斯坦人正在經歷煉獄般的抗戰歲月。

以色列不想同化人口龐大的異族,也不想和平相處,選擇的方法是壓迫、禁閉,使加沙地帶成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監獄,結果就是以巴問題無法解決。

這一周,巴人武裝突擊了以色列,以色列必更猛烈地報復,但報復行動不能嚇住巴勒斯坦人,尤其是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對他們來說這不是什麼平地一聲雷,無事惹波風,他們面對的獨立戰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整整數代人從生下來就沒體驗過長期和平是個什麼滋味。

以色列即使佔領加沙地帶,那之後怎麼辦?

把加沙地帶200多萬人全部殺光?

現以色列是階段性斷水斷電斷糧製造人爲饑荒,但也無法殺盡巴人,即使把巴人中的哈馬斯成員殺光,也是沒有用的,巴人的仇恨和反抗只會傳遞給更多人,傳遞給下一代,對以色列的安全形勢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拉賓(Yitzhak Rabin)還是以色列總理的年代,以色列曾想過把加沙地帶直接吞併,讓加沙人進入以色列生活。

但這個方案現有可能實現嗎?

要知道加沙地帶的問題不僅是和以色列的宗教意識格格不入,還因為以色列的長期封鎖,為加沙帶來長期貧困和極高的青年人失業率。

然而,以色列也同樣面對年青人極大的就業壓力。

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的數字,以色列18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在發達國家裏是絕無僅有的。與此同時,每年增長的人口裏,有大約60%是新生兒,40%是新移民(其中80%來自俄烏)。

以色列這樣做,就是要和數以千萬計的阿拉伯人拼生育,防止阿拉伯人靠人口改變以色列地區猶太人的主體民族地位。

所以,假設以色列真想加沙地區融入以色列,它先要投資兆億計的資金在巴勒斯坦的年青人的教育、在職培訓,還要提供數十萬的工作職位給年青巴人,我們先不問以色列願不願意,就是問它有沒有這能力做到?

所以以色列能做的,大概就是跟以前所做的一樣,衝進去,屠殺一番,然後撤走。

但,這對長期和平沒什麼意義。

哈馬斯的實力不濟,無法給以軍大規模的創傷,但是通過這一系列的軍事鬥爭,巴勒斯坦人可以告訴世界,以軍並非不可戰勝,巴人還在戰鬥,七十多年的抗爭過去了,他們仍在呼吸,仍在戰鬥。加沙人作不了炸藥桶,但作一根火化四濺的引信綽綽有餘。

我雖然不想往這方向想,但歷史讀多了,我覺得以巴問題的結果一定是一方奴役一方,今天的以色列有美國支持,它可以任意屠戮巴人,但如果將來美國勢衰,阿拉伯人強起來,被奴役的,必定是猶太人。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