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下的中美《上海公報》50周年 文:黃頴灝

1971加入聯合國作為唯一合法中國及1971中美的「上海公報」

剛過去的2月28日是《上海公報》發表的50周年,《上海公報》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首份國家和美國的同共外交聲明,標誌著由上世紀中美建交時兩國的關係正常化的基礎。當中關於台灣問題的重要性是50周年來最為突出,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臺」﹑「兩個中國」﹑「一個中國兩個政府」以及「台灣未定位論」等。美國政府當時在承認(Acknowledge)兩岸人民都堅持一個中國,(not to challenge)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等。這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的重要外交成果,雙方在相互尊重各自政制及主權下達成「上海公報」以開展中美關係的第一頁。

美國當時主要是拉攏中國以孤立當時的蘇聯以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而當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正式加入聯合國作為唯一的中國代表,因此1972年中美簽訂的《上海公報》就代表美國承認(承認)和不表異議(not to challenge)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也是中美往後外交發展的重要基石。

《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

1979年中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立正式的大使級外交關係。美國在該公報中首次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美國也承認( acknowledge) 中國的立場「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82年中美簽署的《八一七公報》全稱《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內美國對台售武作出3點承諾
• 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
• 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
• 經過一段時間最終得到解決。
由此可見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就是台灣,美國多年來對台售武,更與其盟友更多次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去爭取為台灣加入國際性組織,或以「國與國」對等之間建立所謂的辦事處。這就是嚴重挑戰及違反當時中美建交「一個中國」的大則規,因為台灣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並受到美國等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長期陷入政治對立的特殊情況,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

俄烏戰爭下的新格局

烏克蘭危機的爆發,使得全球最主要的四大力量之間發生了巨變:俄、美、歐三方對抗,中國置身事外。俄羅斯現在是歐美西方衝突的第一線,中國的戰略地位在俄﹑歐﹑美都同樣重要,各國都希望拉攏中國及至少中國保持中立。其次是美國自2021年開始通漲問題嚴重,現在烏克蘭危機導致全球能源和農產品等價格大漲,這使得一年以來都面臨高物價的歐美更難承受,因此歐美都急於解決戰火及依賴中國的貨物,取消中國關稅更是美國舒緩國內通賬的一大方法。歐美在俄烏戰爭下因沒有強而有力的措施或軍事行動去幫助烏克蘭,俄羅斯會追求戰略利益最大化,直到西方無法接受的底線,因此歐美更需要中國。

「台灣問題」是《上海公報》的核心,「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基石,現在的中美關係目前正面臨建交以來少有的嚴峻挑戰,除了歐美近年的圍堵中國政策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上海公報》確立的原則和精神沒有得到切實遵守。50年前的《上海公報》國際情況就是美國因為抗衡當年的蘇聯而拉攏中國,50年後的今天中美關係更應該建立在三個聯合公報基礎之上,美國不能把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美方應該回歸一個中國原則的本源本義,恪守對中國作出的政治承諾、停止虛化掏空一中原則、縱容支持台獨行徑和策劃以台制華的圖謀,停止任何干涉中國內政的言行,這樣才能真正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維護中美關係大局。

文:黃頴灝

民主思路理事 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