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與清零之間有沒有中間路線? 文:吳桐山

新一屆政府上任之後,市民最關心的,肯定是抗疫路線如何走出困局。因為香港已經與外界封關邁入第三年,與內地不同,內地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幅員。環顧全球,像香港這種體量的經濟體,例如新加坡、瑞士,一早已撤銷所有入境檢疫,這是活下去的唯一路徑。

香港現在的做法可算是共存與清零之間的一種中間路線。一方面我們口號上仍然說堅持「動態清零」,但按照盧寵茂局長的話說,「零」不是絕對零度,而是相對的、人為定義的。這多少有點偷換概念的感覺。「動態清零」雖然不是代表保持絕對零確診,但最起碼是一種態度,要將所有病例隔離清零的態度,體現在做法上,就是一發現確診就要想辦法去撲滅。但看看今天的香港,基本所有專家學者都已經說:輸入個案佔比例不高、那些在口岸發現陽性的也是零星個案,言下之意,流入社區也無傷大雅。這種態度,還能說是「動態清零」。那麼你乾脆將日增7萬定位為「零」、「原點」,那麼我們現在不僅「清零」,而且是「零下」6萬多度。

我們實際上是要控制疫情不大爆發,是有限度共存,但卻不能說是共存。這背後完全是政治考慮。不敢面對現實是悲哀的。

問題是:是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呢?共存和清零之間,到底有沒有中間路線呢?我認為是沒有的,因為系統會自動實現平衡。

新加坡、英國這些國家是共存的平衡,在這些地方,陽性甚至都可以上班、上學,更不會去隔離大量密切接觸者。因此疫情在什麼程度,主要視乎病毒傳染力和人群的免疫能力、公共衞生達到的一個動態平衡。

內地是「動態清零」的平衡,憑藉強大的行政權力和執行力,一有病毒火頭就馬上撲滅。疫情在什麼程度,主要視乎病毒傳染力和公權力的動態平衡。

香港這種「兩不像」是不平衡的,是會自動被帶去前者或後者。例如就以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為例。最近確診數字又上升,一個衞生署副署長陽性了,署長作為密切基礎者也要隔離。如果密切接觸者的範圍小了,走漏的個案越來越多,數字就會不斷上升,最終回到共存平衡。如果你密切接觸者的範圍大了,例如一個陽性你隔離50個人,那麼3000個陽性就要隔離15萬人,平均隔離7日的話就有100萬人被隔離,那麼很快就會達致形同「封城」的狀態,最終回到「動態清零」平衡。

內地由於一直執行「動態清零」,每個城市一般發現數十宗個案已算多,哪怕一宗個案隔離100人,也只有數千人。但隨着病毒變種,R0值越來越高,外國數字指BA.5的R0值高達18。因此你見到內地每次發生疫情,雖然仍然是全城核酸檢測多次,但要實現「個案清零」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保持「清零」的時間越來越短,很快又會有新一波。

「動態清零」平衡,說到底是病毒傳染力和公權力之間的平衡。理論上,R0值越高,公權力就要越大,執行的效率、力度就要越大,否則壓不下去。

香港的不平衡狀態是不可持續的,我們承受着共存平衡的人命代價,卻付出了「動態清零」平衡的經濟和社會代價,實現了「兩害」而非「兩利」。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