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德政成了政治工具 文:朱家健

政策落實,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諮詢、爭議、溝通、談判、調整、再交立法會審議,落實後,或將按實際情況,再修正。每項政策均有得益者,以及未能受惠的邊緣組群,若果香港特區政府在實施政策時,發現或被反映不足之處,根據過去經驗,部分政策將作出微調。

公務員薪酬調整,未有在今屆香港特區政府任期完結前上馬,卻留待在下屆香港特區政府處理,公務員薪酬調整,無論是增加、凍結或是減薪,總有持份者開心或不開心,換言之,延後處理的操作,就是留給下屆香港特區政府要處理的地雷,將引爆某些群體的怨氣,造成分化,既然如此,為何臨時抽起議程,不趁機把應本份的工作自行處理,而不是把「蘇州屎」扔給李家超班底。其實,即使(分開基層、中層和高層三級別的)公務員薪酬微升或微調,只要言之有理,並輔以合適的私營市場樣本數據作比較,大眾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在德政卻成了數字遊戲,更成了下屆香港特區政府的燙手山芋。

另一個未有深思熟慮的政策構思,就是新一期的消費券的派發對象,既令永久離開香港、或在某段指定時間不在香港的永久居民失去獲派發消費券的資格,另一邊廂,在境外讀書等原因的市民卻可獲豁免,其他獲豁免者包括「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分別在兩省長期居住的香港長者,而在指定時間內即使有其中一天在香港也可獲派發消費者券,令人質疑標準。此外,政府也打「開口牌」,預期資格將被相關被影響人士覆核。當然,有潛質成為永久居民的人士具備半份「消費券」資格,又是政府自掘陷阱,什麼是具備「潛質」?具備「潛質」者又是否必然為「準永久居民」或永久居民申請者?因家庭團聚?持商務簽證者?包括投資移民嗎?來港修讀年期多長的課程才具備「潛質」條件?是否有國籍背景限制?什麼人會被排除?有沒有厚此薄彼?關愛基金又會再補漏拾遺嗎?主觀的「潛質」是否只由入境處把關?核查強積金戶口又涉跨部門和私隱,恐怕又將遇到一大堆行政問題。

每次開倉派米總有失望而回者!先別評論米倉的米是誰家的,但在過去三年疫情下的來港、離港限制和隔離措施下反覆調整,預計政府又將淪為各界箭靶,也將難逃被政客政治化的命運。

好端端的德政,卻因為倉促出台,漏洞百出,或許將成為跨屆政府的集體功課。由誰擔任下屆特區政府問責團隊班子?屢有傳言和疑似名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一點也應該是為官之道,前朝官員又怎可以草草拋下緊箍咒約束下屆政府官員呢?若來屆政府班子不從,又給人家政令朝令夕改的觀感,如果勉強跟隨,怎樣跟隨?怎樣調整?功過歸誰?現在香港特區政府需要就政策無縫銜接,才是以民為本。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