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投票率反映「港人」想法? 文:陳凱文

政府完善地區治理之後的首屆區議會選舉,終於在上周日正式舉行,地區直選的整體投票率為27.54%,逾119萬人投票。事後一如外界所料,部份媒體隨即拿今屆區選的投票率,跟過去的區選和立法會選舉比較,乘機以此大做文章。以法新社為例,便借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之口,宣稱今屆投票率下跌的原因,不是源於「港人」政治冷感,而是反映「港人」不接受區議會改制,要跟新選制「斷絕關係」云云。

如此言論,竟出自所謂的大學政治學學者之口,實在令人失笑。首先,不論今屆還是過去的區選,抑或是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選舉,都永遠會有人不投票,而不投票的原因可以很多,政治冷感固然不是唯一原因,但也肯定成因之一,根本不容否定。事實上,即使是反對派一直「引以為傲」的2019年區選,依舊有接近120萬人沒去投票,而且投票率是以已登記選民為基數,即是加上連登記也不情願的市民,沒投票的港人亦達到二百多萬。

其次,選民所屬階級,以及其對市政服務的依賴程度,亦會影響對方的投票意慾。以從草根階層為例,即使選舉於周日舉行,部分人也未必獲得休假,加上草根階層的工作性質,往往涉及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下班後往往未必有時間和精力關注政治,對於區選議題不要說關心,可能連誰人在當區參選亦未必知道,自然會因此而缺乏投票的動力和興趣。

然而,假如該名草根曾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因而需要找上所住社區的區議員幫忙,或在日常生活上有跟區議員接觸和互動,他們對於區選的投票意慾又會較高。相比之下,高收入家庭在財政上較為寬裕,需要尋找區議員的機會較低,投票意慾自然相對較低。是故,撇除2019年區選的特殊情況,大家將會發現區選在豪宅區的投票率,往往比公屋為主的社區低。

當然,今次區選投票率下跌的其中一個最重要因素,便是區議會成功去政治化,即:不再擁有立法會、選委會的部分間選權,以及特首的提名權和投票權,使其回到《基本法》第97條所訂明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之定位。某程度而言,反對派甚至亂港勢力在過去熱衷於參與區選,正是源於區議會在回歸後,被授予憲制規定以外的政治權力,因而被對方利用,意圖以此癱瘓政府職能,甚至是篡奪特區的實質管治權。

可以說,這是2019年區選投票率不正常地被推高的真正成因。事實上,反對派自2017年特首選舉後,便發現區議員可以全票方式產生117名選委,於是在翌年便開始籌備所謂的「風雲計劃」。及至政府於2019年修訂《逃犯條例》時,便以陰謀論的方式,散播失實的修例訊息,並串同境外反華勢力,故意激起部分民眾的反政府情緒,為同年年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鋪路。

在社會因修例風波而爆發間歇性暴亂,並因而出現嚴重對立的情況下,當年的區選被包裝為所謂的「藍黃對決」,媒體亦在流量為王的輿論環境下,不斷炒作區選的相關訊息,連平日對政治沒甚興趣的市民,都變得關注區選,投票率自然因此而被推高。如今,政府已完善了地區治理,區議會回到非政權性區域組織的定位,媒體炒作區選議題的興趣下降,投票率亦自然在市民關注度降低之下回落。

換言之,在區議會成功去政治化之後,其重要性由於比立法會低,投票率較低才是符合常理,我們更加不要說,今次區選改用的電子投票系統,在晚上七時半左右發生故障,最終要改回實投票,造成部分票站排起人龍。先不論故障真正成因是否涉及人為破壞,故障發生一刻,是不少人晚飯過後,前往投票的高峰期,雖說投票時間因故障而延長,但是會否有人因故障造成的排隊而放棄投票,放棄人數又多少,也是無法估量的事。

由是觀之,無論今次區選是否發生投票系統故障,市民不投票的原因可以很多,特別是在區議會在去政治化後,選情在輿論減少關注下轉冷,更是不可忽視之因素。陳家洛在沒有任何民調或其他可量化數據的支持下,宣稱今次區選投票率下跌,反映「港人」不認同區議會改制,根本是把一己之見,強加到全體港人頭上,毫無代表性可言。更讓人懊惱的是,講出水平如此低劣之人,竟能在香港的大專院校獲享教職,未來又會有多少下一代受其荼毒?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