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三宗學童自殺震驚社會,支援機制亟待優化 文:劉建誠

自9月開學以來,香港已經發生了多宗學生自殺事件,僅半個月內就錄得3宗學童自殺個案。這些悲劇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根據最新數據,香港在2023年錄得31宗中小學生懷疑自殺個案,比去年增加了逾兩成。這些數據顯示,學生自殺問題在疫情後有上升趨勢。

這些案例的共同點包括學生面對的家庭壓力、學業壓力以及人際關係問題。許多學生在面對這些壓力時,未能得到足夠的支持和理解,最終選擇了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香港特區政府已設立三層應急機制來應對學生自殺問題。第一層是在學校內及早識別和介入,提供輔導;第二層是如有需要,向學校外求助,包括社會福利署所主持的網絡,由社工和專業人士幫忙;第三層是如有需要,會得到精神科醫生的適切治療。

然而,這一機制在實際運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第二層機制的使用率比第三層要少,這可能是因為校長或教職員在面對學生問題時,往往直接跳到最急切處理級別,縱然未必需要。這樣的做法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也可能讓學生錯過了更適合的幫助。

此外,教育局推行的《4Rs精神健康約章》旨在減低學生壓力,內容包括休息、放鬆、處理人際關係和韌力等。然而,這些措施在實際操作中是否能夠真正減輕學生的壓力,仍需進一步評估。

為了更有效地預防學生自殺,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加強校長和教師對第二層機制的了解和使用,確保在適當的情況下,學生能夠得到最合適的幫助,而不是一味地跳到最急切處理級別,確保優化三層應急機制;呼籲家庭成員和鄰居及早察覺學生的問題,並及時提供幫助。家庭是學生的第一道防線,家長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並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繫

同時,學校應開展更多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動,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這包括教授學生如何處理壓力、解決問題以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整個社會應該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支持和理解的環境。媒體、社會組織和政府應該加強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學生自殺問題的嚴重性,並積極參與到預防工作中。

學生自殺問題是一個複雜而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優化現行政策、加強家庭和社會支持、提升學生抗壓能力,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預防更多悲劇的發生。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