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贈書儀式—到訪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後記 文:鄧家豪

持續進步的當代柬埔寨

早前,筆者到訪位於柬埔寨西部,當區最有規模的大學 —— 國立馬德望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Battambang),參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書籍的贈書儀式。這是我第一次到柬埔寨,腦海中對這國家的印象僅限於世界聞名的吳哥窟。

約3小時後,飛機降落柬埔寨的金邊國際機場。旅客落機後,可用機場提供的平板電腦填妥申請簽證資料,然後到相關櫃檯繳款。機場內隨處可見中文指示,有醒目的告示牌標明「不需支付小費」,令筆者印象深刻。過關手續順利,期間一名職員友善地請求筆者先讓一名孕婦辦理入境手續,令筆者初次感到柬埔寨人的溫柔體貼。

離開金邊,筆者乘車前往國立馬德望大學所在省份—馬德望。車窗外不少建築都有中文廣告或招牌,有不少中國人在此投資發展。5小時後,筆者到達目的地,當地朋友費心招待,向筆者介紹馬德望省。朋友告訴筆者該省盛產優質香米,大量出口我國,是雙邊貿易的重要紐帶。筆者遊覽當地寺廟,亦品嚐了當地美味。街道兩旁一樣有商店掛著中柬雙語招牌,部份商販甚至略懂普通話,超出筆者預料。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贈書儀式

翌日,我筆者到國立馬德望大學參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書籍的贈書儀式,大學隆重其事,出席者包括大學校長H.E. SOK Khorn和各學院的院長。北京崇學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余富文先生作為贈書機構代表致辭時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是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窗口,期望大學生和學者可以透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了解我國發展理念。校長致辭時感謝贈書方,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是大學研究員及學生的寶貴學習素材。

國立馬德望大學校園佔地廣闊,綠樹成蔭,現代化的教學樓與傳統的柬式建築和諧共存。正值課間,身著統一白色上衣的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無須穿著校服)見到訪客時臉上笑容親切,有的合十行禮,正是柬埔寨年輕一代的寫照。隨著中柬關係的日益緊密,中文已成為馬德望大學一年生的必修課程,校內的孔子學院肩負教育學生學習中文的重要責任。

行萬里路 認識其他國家

親身經歷徹底改變了筆者對柬埔寨的刻板印象,現實中的柬埔寨,特別是其年輕一代展現出的開放、好學與活力,顛覆了我的認知。馬德望大學的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與世界任何地方的青年並無二致。

「一帶一路」倡議意義深遠,不僅是基礎設施和商業交易的互聯互通,更是民心相通的偉大工程。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新一代青年多到這些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家親身體驗,成為真正的文化交流使者,亦能把握發展機遇。行萬里路結合讀萬卷書,希望香港新一代多走出去,說好中國故事。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