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的全球關稅戰,局勢一日多變,令人眼花繚亂,難以對結局作出準確預測。不過,特朗普在這場關稅戰中,遇到了硬骨頭,筆者認為,只要中國不妥協,不吃特朗普危言恐嚇、極限施壓的那一套,特朗普就已經輸了。
中國昨晚(9日)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的貨品徵收的關稅調高至84%之後,特朗普隨即宣布,上調對中國加徵的關稅至125%,與此同時,暫停對部分國家徵收對等關稅90天。

美國股市對這一信息的反應,是立即回升近3000點,這是否可以視為提早宣布特朗普的關稅戰,已告失敗,公眾自有評判。
特朗普挑起的這場關稅戰,表面上看,是對全球所有國家宣戰,實則最主要的目標有兩個,一是中國,一是歐洲;表面上看,是針對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實則是因應美國在現有的國際規則秩序下,正逐步失去他原有的優勢,想要重新建立一套更有利美國的規則秩序。

現有的國際規則秩序,實際上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美國主導的西方國家,建立起來的,也是對美國最有利的秩序。在經濟貿易領域,美國依靠美元霸權、金融霸權,以及在高端製造業的領先優勢,從全世界各國收割利益,讓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變成為美國利益服務,受美國剝削的國家。
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陣營中,美國同樣不能忍受任何一個盟國,從美國賺取的利益,超過美國從他們身上獲得的利益。過去幾十年中,日本、歐洲都因此遭受美國的打壓。
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的二十多年內,迅速崛起,令美國感到不安。美國雖然仍然擁有美元、金融的全球霸主地位,但在高端製造業方面,卻越來越感到失去了優勢,這是特朗普在兩個任期內,先後兩次對中國發起關稅戰、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上一次對華發起關稅戰、貿易戰,是在中國成功研發出5G技術,在資訊科技領域,走到領先全球的位置,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科技企業,迅速崛起,對美國的同業造成巨大壓力,此外,中國製造2025計劃,也讓特朗普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因而發起第一次關稅戰、貿易戰,意圖阻止中國崛起,保持美國在高端製造業的領先位置。

美國在資訊科技領域逐步失去領先地位,特朗普的貿易戰,以及拜登的圍堵戰,都未能達至阻止中國繼續發展的目標,美國轉而寄望於人工智能,ChatGPT令美國重新建立起信心,認為可以在人工智能領域,繼續領先全球,保持十多二十年的領先地位,但誰不知,這一希望很快就被中國的DeepSeed打破。
不僅如此,中國在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製藥等多個高端製造領域,都已經逐步跑到世界前列,即便沒有超越美國,也已具有與美國同行競爭高下的能力。
美國希望能保持高端製造業的領先優勢,但在現有的規則秩多之下,恐怕已無能為力,因為中國有更適合發展高端製造業的制度優勢和社會優勢。美國無法在公平競爭之下,取得優勢,唯有以各種非常規手段,逼中國退讓。特朗普再次發起關稅戰、貿易戰,更將戰火引向全世界,就是這樣的手段。
中國不可能為了美國利益,而犠牲自己的發展權益,因此,面對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貿易戰,可以說是談無可談,退也無路可退,只能奉陪到底。
但只要中國不屈服、不妥協,特朗普就已經輸了。美國失去在科技和高端製造業的領先地位,也無法支撐起美元和金融的全球霸主地位,全球的規則和秩序將會發生重大改變,但並非朝向更有利美國的方向改變,而是朝向對全世界各國更公平的方向改變。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