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面對的「可能」與「不可能」 文:福蜀濤

馬英九4月1日展開平生第二次的大陸行,名之為「尋根之旅」。此行正值清明時節,又安排了祭黃帝陵,「尋根」當可說是尋華夏之根。

2008年3月的大選之前,台北《海峽評論》編輯委員李壽林寄了篇台大政治系石之瑜教授談國民黨反不反對推翻中華民國的文章給總編輯王曉波,王於1月25日回信李壽林,談到那時他對馬英九可能當選的看法:

「馬當選至少可不統不獨,或可統可獨,但民進黨當選就只有可獨,而不可統了。所以3月大選還是與反對推翻中華民國的選民有關,馬當選至少有不推翻的『可能』。人不能『向不可能挑戰』,但卻不應放棄任何的『可能』,這叫做『盡人事、聽天命』。」

至於馬的「不統不獨不武」,王曉波在回李壽林的信中說:「面對客觀現實的美日和台獨,我們『不統不獨不武』都支持,這是相對性的。我們不是支持馬英九、國民黨或中華民國,而是為中華民族爭取和平建設的歷史時間。」

2008年到今天16年,16年後台灣人面對的客觀現實仍舊是「美日和台獨」,但不論是中國還是美日都已今非昔比。美國的經濟每下愈況不說,美軍也只能看著代理人澤連斯基在烏克蘭戰場上節節敗退,想都不敢想下場,美元與西方話語權的美軍基礎已經鬆動,步上蘇聯後塵恐怕只是個時間問題。

這是今天馬英九與台獨同樣面對的客觀現實。

這個客觀現實自2022年佩洛西竄訪台島後遭進一步改變。佩洛西離台後解放軍封島演習,當時美國航母不復1996年克林頓時代的威風,離台島東岸有千里之遙;今年初蔡政府海巡署船隻撞翻大陸漁艇後,「中國海警」在金廈海域展開常態巡查,華府除一句不痛不癢的「密切關注」,只能眼巴巴看著蔡政府在金廈水域的管轄權給沒收。

這樣的客觀現實,應驗了楊潔篪2021年3月18日在阿拉斯加面告布林肯的話:「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在這樣的客觀現實中馬英九展開生平第二次大陸也是第一次北京之旅。形勢比人強,任內搞「不統不獨不武」「三不」的馬英九,雖比民進黨的「四不」少了個「不和」,而在當前的客觀現實下,是可以把敷衍華府的「不統」摘掉了。

蔡英文一路走到黑搞台獨,八年來搞得兵凶戰危,台灣人開始認識到馬英九要「和」的可貴。然而「和」畢竟是手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才是目的。

蔡英文的行政院長陳建仁此際「向不可能挑戰」,公開要求馬訪陸應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結果被馬痛批是「台獨」。痛批之餘,馬當明白對所有台灣人而言,國家統一是唯一的「可能」,除了「和平」,應當開始為這個「可能」奮鬥了。

文:福蜀濤

台灣中國時報前副總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