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與企業責任 文:湯家驊

遲不賣早不賣,長和偏偏選擇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再聲稱要「奪回」巴拿馬運河管理權後,才表示要出售包括運河兩端及全球40 多個港口管理業務。瓜田李下,當然引起不少交易涉及政治考量的揣測。出售業務有否政治因素,只有長和及買家心知肚明。長和不澄清的話,誰敢說沒有。

不少人為長和開脫,說在「一國兩制」下為何不可在商言商?可以;但若有政治因素在後,便不能說是在商言商了。更何况,從社會層面而言,商業決定也要顧及企業責任;難道從國家層面而言反而不需顧及企業責任?

事實是消息一出,國家已被置於雙輸之地。雙輸是不介入輸,介入亦輸。有人說國家不可以介入,因為無論透過民企或國企介入,只會證實特朗普指控中國刻意利用港口管理損害美國安全之說。不介入的話,則眼巴巴看着這極具貿易戰略地位的全球運輸要塞拱手讓予視中國為敵的美國。要知道我們是君子,他人不是;我們不會做的事,他人會做。在美國正全力遏止中國各方面發展時,這不能不構成嚴重憂慮。

凡此種種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難道長和在宣布出售意欲前沒有想過?假若有,為何仍然一意孤行,誓要踩上國家紅線?假若沒有,今天應該知道這交易存在很大的政治問題,是否應停一停,想一想?

無論這買賣繼續與否,國家受到傷害似乎已成定局;長和此舉是有意還是無意,已不重要。

轉載自湯家驊Facebook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