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訪港:反思香港高等教育的科研發展 文:鄧家豪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4月18日離港,結束為期六日的香港考察行程,期間出席多個活動,與各界會面。夏寶龍曾到訪多個科技及教育相關機構,使筆者不期然從高等教育界的角度出發,反思教育界如何促進香港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國家發展。

兼讀博士,全職科研夏寶龍探訪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ASTRI)時表示香港創科發展貢獻國家良多,同時表示了解香港創科領域需要國家支援,未來會予以支持,令人鼓舞。香港創科界不時傳出科技人才不足,聘請人手困難的消息。要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可以想像國家向香港輸入更多科創人才將會是其中一樣重要支援,畢竟人才乃發展之本。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作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走前一步,與應科院開辦首個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科大將與應科院遴選合適申請人,聘用獲選者成為應科院的全職研發人員,同時於科技大學兼讀博士課程。獲選人的上司或同事,即應科院的資深研發人員也可能被任命為科大客座教授,擔任其博士論文導師之一。此計劃不但有利大學吸納實戰能力高的人才修讀博士,貢獻學界,又能令有志者的科研成果更容易商品化,可謂「落地」之至。

夏寶龍曾稱讚「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是個好名字,因為科技成果能工業化才有意思,而「兼讀博士生工作計劃」正是著力科研成果工業化的構想。筆者認為其他大學都可考慮展開類似計劃,一方面吸收科研新血,同時更高效推動「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學界甚至應該開始探索開展兼讀碩士研究生計劃,為創科提供更多中流砥柱的力量,也為科研殿堂增加新力軍。

技術結合樞紐我國銳意「科教興國」,香港矢志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大學引入不同學者和科研菁英,等同促進技術交流。夏寶龍到訪科學園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夏寶龍到訪「體現國家對香港發展創科的支持和從事科技工作的親切慰問」,也指出香港可貢獻「技術結合」。

孫東
孫東

引入技術離不開龐大資金和掌握技術的人才,而香港正是吸引以上兩者的優質平台。香港社會國際化,適合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生活居住,先進的金融體系是為不同項目融資的上上之選。同時,香港的大學位列國際教育前端,對全球學者和科研人員都有吸引力。香港的大學應積極與不同基金或商業機構通力合作,針對性吸納掌握技術的科研人員或人才,充分利用香港自由的資金和人員出入制度,促進技術結合,協助我國科研發展更上層樓。

香港必將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夏寶龍探訪InnoHK一間主要研究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實驗室,讚揚其研發出水平相近但成本更低廉的機器人。香港不乏成功的科研成果,大學不同實驗室也可與中小學加強聯繫,令他們多接觸科研項目,了解一下相關的科研成果,鼓勵他們認識創科,他朝有志可投身相關領域。

香港擁有各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差在我們有否好好了解並運用,教育界自當為學生推開大門,引領他們學習。教育界繼續作育英才,鼓舞莘莘學子發憤圖強,社會各界繼續各司其職,香港要成為一流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指日可待!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