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文:湯家驊

繼公民黨、民主黨之後,社民連也宣布解散了。經過一九年翻天覆地的改變,很多人對社民連的決定並不感意外,民主派的抗爭年代亦從此畫上句號。

零四年長毛和我一同當選新界東立法會議員。當時長毛在議會中最激烈的表現,也只不過是站起來大聲抗議。當時立法會主席范太便會像慈母教兒地說:「長毛請坐低。」長毛亦就此乖乖坐低,從未進一步擾亂議會秩序。這一切隨着黃毓民於零八年當選改變了。黃毓民為議會帶來了粗口謾罵和肢體碰撞的新文化。平心而論,社民連作為一個新政黨要樹立鮮明形象實是無可厚非,但想不到藍血如公民黨卻反而慢慢地被吸入這黑暗無底的鬥爭漩渦裏,及後成為五區公投的主力。傳統民主派不能秉持自己的議政理念是最終徹底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五年普選方案被否決,主要是因為民主派堅持要求與《基本法》四十五條相悖之所謂「公民提名」。記得最初當長毛首次提出此建議時,所有民主派也反對。可惜假以時日,鬥爭文化日漸侵蝕了民主派的議政理念,最終反而變為反對普選方案的主流力量。

往事已矣,不堪回首。每位民主派人士在歷史上也需為普選失敗負責;我亦因未能說服自己創立的公民黨而引咎退黨辭職。最近與一些民主派餘下來的人士閒談聚舊,頗有一種歷盡滄桑的感覺。事實證明,香港不需要不願明確接受「一國兩制」的所謂民主派。我們需要新一代的年輕政治領袖,新一群愛國愛港的政治人物。希望傳統民主派年代的完結是迎來在「一國兩制」下最終達成普選目標的新開始。

轉載自湯家驊Facebook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