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角色至關重要:香港推出《家長教育課程架構(中學)》 文:劉建誠

教育在這個新時代不僅僅是學生的事,家長的角色也同樣重要。香港教育局近期推出的《家長教育課程架構(中學)》,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這一政策的推出,旨在鼓勵全港中學及相關機構和團體,在設計家長教育課程或活動時,參考架構內容,讓家長更有系統地學習培育子女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教育局的這一舉措,反映了對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作用的重視,以及對青少年發展支援的深刻理解。根據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的建議,教育局委託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分階段為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家長制訂家長教育課程架構,其中《家長教育課程架構(中學)》聚焦於支援青少年的發展需要。

架構包含四個核心範疇:「認識青少年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促進家長身心健康」和「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這些範疇不僅涵蓋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也包括了家長自身的成長與家校之間的互動,顯示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教育視角。

「認識青少年發展」這一範疇著重於提供知識和工具,幫助家長理解青少年在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階段。透過這些資訊,家長能夠更好地支援子女在學業、社交和情感上的成長,並及時識別及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促進青少年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範疇中,家長將學習如何創造一個積極的家庭環境,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並鼓勵他們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這有助於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也有助於預防風險行為和早期精神健康問題的出現;「促進家長身心健康」是關於家長的身心健康對於維持家庭和諧及有效育兒至關重要。這一範疇提供了策略和資源,幫助家長保持自身的健康,從而更好地支援子女的成長;最後,「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是良好的家校合作是支援學生成功的關鍵,這範疇強調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並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以建立和維護這種合作關係。

這些架構不僅體現了教育局對家長角色的重視,也反映了對青少年成長需求的深刻理解。透過這些核心範疇的實施,家長將獲得必要的支援,以促進子女的健康和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家庭和社會的和諧貢獻力量。

家長教育具體的現實意義在於有助改善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和互動。透過學習有效的育兒技巧和方法,家長能夠建立更積極的親子關係,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強調適度的期望和要求,避免過份催谷,讓孩子能夠愉快成長。這有助於減輕學業壓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通過學習育兒知識和技能,家長能夠更自信地應對子女的成長過程,並更好地支援他們的學習和發展。

家長教育不僅關乎個人家庭,也關乎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透過家長教育,我們能夠共同營造一個支持孩子成長的良好環境,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為人父母的歷程。

當然,在推行家長教育政策時,我們必須正視一些挑戰,例如家長教育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政府和學校需要合理分配資源,以確保家長教育的全面覆蓋;不同家長對家長教育的參與度有所不同,有些家長可能缺乏時間或興趣;課程的質量至關重要。政府和學校需要確保提供的內容具有實質性,並能夠真正幫助家長。

政策實施的挑戰和機遇其實兩者並存,家長教育可以成為社區參與的一個平台。社區組織、非政府機構和志願者可以共同參與,提供更多資源和支持;科技的發展為家長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網上平台、應用程式和社交媒體可以成為家長學習的工具;促進家長之間的互助也是一個機遇。家長可以互相分享經驗、交流問題,共同成長。只有政府、學校、社區和家長共同努力,才能確保家長教育政策的成功實施,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隨著《家長教育課程架構(中學)》的推出,香港教育局為家長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指南,以支援他們在青少年子女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助於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青少年的發展挑戰,也為家校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透過家長教育,我們能夠培養出更健康、更快樂、更均衡發展的下一代。家長的積極參與和學校的支持,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成長環境。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心理諮詢師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