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基層青年工作需要更進一步 文:劉信

近日藉討論香港房價下跌,再次掀起有關深層次矛盾的討論。巧合地,近日政府多位官員,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公開發話,指青年不應只追求一個公屋單位,若有自己發展的可能性,最終的成績可能是公屋帶給你的100倍,甚至是無限倍。官員頻頻發聲,再次將媒體及民眾的目光放到年青人排公屋上。

特區政府希望降低年輕人排公屋的人數是非常合乎情理的操作,既然政府要縮短公屋輪候時間,除了興建更多公屋增加供應,降低需求也是必須的動作。單親家庭、長者等等真正有需要的人士固然需要提供社會安全網,但同時,年輕人理論上有著無限可能性,對社會安全網的需要理論上較低,所以政府這輪操作是可以理解。

不過,單單依靠官員發聲,對降低年輕人對公屋的需求是難以起實際作用。反思現時公屋政策,年輕人申請公屋其實難度極高,香港畢業大學生入職中位數歸納各個調查至少都有17000元以上,已經大幅超出單人公屋入息水平。所以申請公屋的年輕人很難是大學生,較大機會是一些無法被大專學位吸收的年青人。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現時失業率僅3%,找工作十分容易,年輕人應努力找工作賺取更好的生活及收入。但筆者經常引用一項數字,則是香港15至19歲年青人的失業率卻顯示另一個故事。

根據統計處數字,2023年15至19歲年青人失業率為9.6%。失業率是不計算那些無意就業或正在就學的年青人,所以可以理解9.6%的年青人失業率,是真正在市場上無法尋找理想工作的年青人。

相關數字對比2022及2021年的15.7%及15.6%已經大幅降低,甚至是回歸以來最低,最接近的已經是2019年的10.1%。但對比起整體失業率的3%,可以見到合符申請公屋資格的年青人,其所面對的社會困境,是比其他年齡層為高。固然可以有很多原因解釋相關數字為什麼特別高,例如人口比例的基數。

與此同時,筆者對一個數字很有興趣,就是這批申請公屋的年輕人,有媒體指30歲以下申請者佔去公屋非長者一人新申請的一半。但這批人中,有幾多隨工作年資令工資增加,而無法通過房署的定期入息審查,最終成功上樓呢?在香港工作要避開工資上漲以符合公屋資格,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劉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