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完善地區治理後的首場區議會選舉,將在本月(12月)10日舉行,選舉氣氛因而逐漸濃厚,各區候選人亦在積極地落區拉票。作為區選的參與者,候選人為了自己獲勝而拉票,實屬人之常情,但是非參選者,卻異常關注着今次區選的投票率,甚至弄出各種莫明其妙的政治論述,將今次區選再次包裝成「藍黃對決」,為鼓勵市民投票,堆砌一些所謂的政治意義,以此積極鼓勵市民投票,則是沒有意義之餘,甚至是在倒米。
雖說這樣說又會得罪人,但是無論從今次區議會改制的原意,還是從選舉生態的角度來看,今次區選投票率低,其實都是一件好事,甚至在某程度而言,今次區選投票率越低,越是能代表區議會改制的成功。有些人若是因為反對派的話術,或者受到對方的反宣傳影響,便去傻乎乎地花大氣力吸引市民關注今次區選,意圖以此谷高投票率,便是着了人家的道,跌進了對方圈套而不自知。
先說今次區議會改制的原意,坊間湧現的各類表態文章,說出的理由看起來千條萬條,歸根究底其實就四個字:去政治化。何謂去政治化呢?答案就是根據中央完善選制的決定,收回區議會部分的立法會議員提名權、間選權,以及循選委會選舉中獲得的部分特首提名權和投票權之後,再按照《基本法》第97條的原意,使其變回一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
所謂「非政權性」,即沒有任何政治實權,使區議會變回港英時代一樣的諮詢組織,而所謂「區域組織」,便意味着區議會去政治化,在職能上只應聚焦社區事務,而非全港性的政治議題。換言之,區議會大可以全數由委任產生,正如世界各國政府建立的諮詢組織,都是以委任方式聘用政府認為合適的顧問一樣。現時港府保留部分直選議席,不過是政府鑒於諮詢內容涉及地區事務,才要讓部分的顧問由市民推舉。
既然去政治化,才是今次區議會改制的根本目的,區議員變回協助政府提升地區施政質素的顧問,市民對於今次區選的投票並不熱衷,才屬正常現象,正如世界各國的政府諮詢組織,大多數市民都不太關心其組成,亦不會太在意其成員名單一樣。事實上,在港英設立區議會之後,不論整體投票率還是各區投票率,都是一直偏低,部分選區低至20%以下,甚至出現只有一人參選,因而自動當選的情況。
即使到了後過渡期,反對派藉着末代港督彭定康「三違反」的扶持下崛起,由於回歸後早期的區議會,基本上仍保留着「非政權性」的性質,加上選區議題通常是民生小事,媒體因而不熱衷報道,區選投票率亦因此而一直走低。一切到了第二任特首曾蔭權,當年為了爭取反對派支持其政改方案,因而接納對方提議,在立法會加入「超級區議員」議席之後,區選成了足以影響立法會議席的因素,區選選情才開始被反對派挑動起來。
另一方面,由於當時在反對派支持下通過的政改方案,選委會人數增至1200人,而在2021年中央決定完善選制前,選委會各大界別的成份和組成,只需透過修訂本地的《行政長官選舉條例》,致使區議會間選產生的選委人數增至117人,成了足以影響選情的「關鍵少數」,誘使反對派積極參選,並將區選包裝為所謂的「藍黃對決」,包括在修例風波前的2018年,他們已積極推動所謂的「風雲計劃」,意圖奪取所有的區議會選委議席。
由是觀之,2019年區選整體投票率被推高,原因除了有內部與外部勢力利用修例風波,營造所謂「藍黃對決」的選舉氣氛之外,區議會過去乖離了《基本法》第97條的「非政權性」設定,致使其變成反對派奪權路線圖的其中一環,亦是一項重要因素。當區議會重回其本來定位,媒體和市民的區選關注度便會自然降低。我們甚至可以說,區選投票率越低,便意味着區議會的去政治化越徹底。
是故,只有參選人在意自己的得票數字,市民按照其在當區的市政依賴程度而投票,才是區議會應有的選舉生態。煞有介事地在意區選的投票率,甚至是因為有反對派在境外呼籲市民不投票和投白票,於是便透過燃點市民的愛國熱情,意圖藉此推高投票率,既是變相地高估了對方的反宣傳威力,亦是把今次區選錯誤地包裝為另一場「藍黃對決」,實在是被對方帶了節奏而不自知矣。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