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上周六(22日)再現一宗抗疫措施「朝令夕改」的錯誤,引人注目。特區政府在廣州市荔灣區出現一宗確診個案後,迅速反應,將廣東省列入「中風險地區」,煞停廣東的「回港易」措施。這一措施被認為是反應過敏,而且存在內外「雙標」,引發社會議論。不足6小時後,政府又撤回指令,發新聞稿指廣東省並未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回港易」計劃的安排維持不變。這宗事件成為特區政府抗疫中的另一宗重大失誤,而引人關注的也不僅僅是失誤的本身,還包括導致失誤的官僚體系和政府架構存在的問題,改革政府已成為不容回避的問題。
廣州市荔灣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21日通報一宗確診個案,一名75歲郭姓女患者,被驗出印度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特區政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於22日下午4時半的疫情記者會主動提到,廣州荔灣區出現個案,政府將於23日起將廣東省列入「中風險地區」,市民不能以「回港易」經廣東省抵港。衞生署當晚上7時15分發出新聞稿,宣布這項措施。
這項措施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應,包括全國政協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亦提出質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於當晚10時29分發出新聞稿,指廣東省並未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回港易」計畫的安排會暫時維持不變。同時撤回衞生署發出的新聞稿。
對於這次戲劇性的急轉軚事件,政府的解釋是只有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街錦龍匯鑫閣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而非整個廣東省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因而廣東省的「回港易」計劃不變。按這一說法,很顯然是衞生署出現判斷失誤。
「朝令夕改」事件,在特區的抗疫過程中已非首次出現,過往曾在午市禁堂食、年宵花市安排,以及要求外傭申請工作簽證時必須接種疫苗等措施上,也出現類似的失誤。因而,這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的,不僅僅是失誤本身,也包括引致連番失誤的政府官僚體系及管治架構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幾次的「朝令夕改」都揭示出政府存在着閉門造車,不了解實際情況的重要的問題,上次的午市禁食令和年宵花市揭示出特區政府不了解社情,不知民間疾苦的問題,早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批評。這次廣州疫情擺烏龍事件,再次揭示政府部門對內地的抗疫一無所知,因而出現重大判斷失誤。
其次,政府部門的決策和內部溝通亦存在令社會難以接受的混亂狀況,是否煞停廣東省的「回港易」政策,以及要求外傭申請簽證時必須接種疫苗等措施,都屬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更涉及到香港對外關係的政策措施,這類措施又豈能只由衞生署自行決定?作出這類決策之前,政府的部門之間是否已經有足夠的溝通?又是否有與相關的廣東省,以及其他國家的使領館溝通?
特區政府在抗疫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失誤,不僅僅令市民和相關業界受影響,遭受損失,更加已經影響與廣東省關係,對香港日後融入大灣區建設產生不利的影響,而涉及外傭事件,則有可能影響香港與菲律賓、印尼等國家的關係,甚至有可能引發外交風波,令國家利益受影響。這些連串失誤事件並非無關重要,導致失誤的政府存在的弊病,值得注意。
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提出良政善治的目標。要達至良政善治,政府必須重視自身存在的積弊,並且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抗疫一役中一再出現的失誤,暴露出政府存在的許多問題,政府應該針對這些問題,順藤摸瓜,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進行一次全面改革,以提升政府管治水平。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