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生命-加強支援「抑鬱症」患者 文:劉建誠、丁煌

「抑鬱症」是一個心理健康問題,它影響著全球包括居港的數百萬人。許多悲劇,例如最近的歌手李玟突然去世引起大家對「抑鬱症」嚴重關注,顯而易見,有必要為「抑鬱症」病患者們提供適當支援。

在特區有超過30萬人受到「抑鬱症」的影響,這個數字突顯出了解「抑鬱症」的特徵與探索改善策略為「抑鬱症」患者提高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抑鬱症」不僅僅感覺到不快樂,而是一種影響心理健康的身體情況,成因很複雜。它是由於各人所感受到壓力而引發大腦化學物質失調所引起,長期處於這個狀態會影響個人對生活事件的感知。常見癥狀包括失眠、嗜睡與自殺/自殘的現象。一般來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但有這種疾病家族史的人風險較高。正確瞭解「抑鬱症」的體征與癥狀對識別需要幫助與支持的患者至關重要。

在特區,鑒於「抑鬱症」問題的嚴重性,大家須鼓勵情緒低落或因不快樂情緒人士導致影響日常生活的人士盡快尋求社工或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抑鬱症」惡化的速度因人而異,因此,家人與朋友應注意身邊的人有沒有失眠、對事物失去興趣或產生自殺念頭等跡象。

早期專業干預可防止病情惡化並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研究證明許多自殺案件涉及受害者在悲劇發生之前曾嘗試主動求助。因此,當面對身邊人提及自殺念頭時,家人與朋友應採取「多聽少說」的溝通方法,引導患者尋求專業支援。尋求醫療幫助不僅限於已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的患者;任何經歷持續不快樂的人士都可向社工或醫生尋求協助。此外,即使在沒有正式診斷之前而出現「抑鬱症」癥狀的人士也應毫不猶豫地尋求幫助,因醫療專業人員在早期階段也可以提供有意義的專業支援。

「抑鬱症」不僅僅是各人感受到長時間不快樂情緒,它往往會導致患病者出現一種多維的體驗,包括一系列身體與情緒癥狀。這些癥狀可能包括食慾與睡眠模式變化、各人對事物失去興趣與動力,以及對未來與自我價值產生消極想法。焦慮往往與抑鬱並存,兩者一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無法入睡導致工作表現下降與自尊心下降。

要改善「抑鬱症」患者的生活與求醫情況,筆者認為,建立相關社會支援性環境非重要。大家須首先克服與心理健康問題相關的社會將之避而不談的風氣,並促進「抑鬱症」的健康,有建設性公開討論。通過鼓勵個人分享經驗,大家可在整個社區裡培養同理心與互相理解氛圍。亦可以通過提高公眾更加認識運動、學校與職場所的相關教育計劃與社區支援團體來共同為「抑鬱症」患者治療與康復出一分力。

「抑鬱症」給患者們構成很大的挑戰。支援性社會環境對於促進早期干預非常重要。通過鼓勵受「抑鬱症」影響的人士盡早尋求專業幫助,不但能「抑鬱症」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更對許多自殺案件可產生防範於未然的預防功效。

【CDTT Newspaper Article】Lau Kin-shing:Enhancing support for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can save lives (China Daily HK Edition, 7 July 2023)

https://www.chinadailyhk.com/article/339641#Enhancing-support-for-individuals-with-depression-can-save-lives

文:劉建誠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IAPC)催眠課程簽證講師、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及課程導師、中國高級企業EAP諮詢師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城市智庫成員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