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教育革新,共創自資專上教育新篇章 文:林彩英、丁煌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教育作為推動社會進步和人才發展的重要基石,其質量和靈活性成為了我們不可忽視的焦點。《2025年專上學院(修訂)條例草案》的提出,正是基於對當前自資專上教育現狀的深刻洞察與未來需求的準確把握。這一草案的迫切性,不僅體現在對教育質量的迫切提升上,更在於對教育制度進行深層次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教育質量

草案中的核心改革之一,是對自資院校的治理體系進行優化。這一舉措如同為自資教育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旨在確保學院在學術、管理、財政及可持續性等多方面均達到高標準。具體而言,通過細化學院的註冊條件,如要求學院具備令人滿意的學術水平、高效的管理架構、穩健的財政狀況以及可持續的發展規劃,能夠為學子們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穩定的學習環境。同時,這些條件的設定也有助於提升整體教育質量,保障學生的權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適度放寬限制,激發創新活力

為了進一步激發自資院校的創新活力,草案中提出了適度拆牆鬆綁的政策。這包括廢除一些不合時宜的規定,如夜間學院另行註冊、設立研究所須另行審批等,以及將頒授學位的審批權從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轉授予教育局局長。這些改變不僅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行政障礙,為院校提供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還能夠促進學術研究的自由交流,增強自資教育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自資院校將更有動力去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開設具有特色的課程,以滿足社會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三、構建統一監管架構,提升監管效率

草案中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構建統一監管架構的提議。這一架構將涵蓋所有開辦本地自資副學位及學位程度專上教育課程的院校,實現監管及協調方面的一致性。這一舉措的意義在於消除當前存在的監管漏洞和重疊問題,提高監管效率,確保整個自資教育體系的健康、穩健發展。通過統一的監管標準和流程,能夠更加公平、透明地評估各院校的辦學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加清晰、可靠的選擇依據。

四、細緻過渡安排,確保平穩實施

在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何確保新舊制度的平穩過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草案中對於過渡安排的細緻考慮,展現出了政府對這一問題的深刻認識。通過為現已註冊的學院及未根據現行條例註冊的院校提供充足的過渡期,政府確保了草案的平穩實施,減少了對院校正常運營的不必要乾擾。這樣的安排不僅有助於維護教育秩序的穩定,還能夠為各院校提供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監管要求,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作為社會各界的一員,我們應該積極支持這一改革舉措,攜手推進教育改革的進程。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香港的教育事業貢獻我們的智慧與力量,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繁榮的未來!

文:林彩英(左)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
「中國夢智庫」地區事務聯合總監
文康服務中心 總幹事
維社之友 主席

文:丁煌(右)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委任),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香港法務會計學會義務法律顧問
香港薈萃協會法律顧問,城市智庫成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