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亂社會反動網媒紛紛執笠 時勢易、沒資源、老板欠巨債 Channel C步入停運倒數 文:李願聞

興辦媒體是一項「灑錢」的事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充裕資金才讓新的媒體站起來,再投入大量資源始能培育成長,這個過程所花時間和投資不計其數,如果奢望乘時而起、咬住勢頭賺取第一桶金就認為水源不絕,就不要投資媒體行業了。近日鬧得沸騰騰的Channel C母公司和老板涉嫌詐騙「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事件,相信是該機構在「制水」下,大老板圖獲取新的資源所為,相關新聞更爆出Channel C過去曾拖欠員工薪金,顯示在財政困絀,媒體要捱下去絕不容易,加上社會政治因素、讀者口味和閱讀習慣的改變,倘若沒有新的資源供Channel C穩定地營運一段長時間,這個平台便會跟隨以往關閉的網台同樣命運,現開始步入停運倒數。

香港網上媒體的發展,概括來說可以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3年7月,民陣發起反23條立法大遊行,聲稱有50萬人上街後,大批社運組織和人士,分別建設網上平台做後續的反對政府文宣。

第二階段是2014年「佔中行動」,新建立的網上論政媒體除卻是社運民運者參與外,傳媒人的加入,凸顯了傳統新聞無法傾吐的言論,得以在網上平台抒發,激起社會的不滿聲音。

第三階段是2019年黑暴期間和後續的3年,此時大大小小網台如春後春筍,一兩個人當中不乏傳媒人自行在電腦上創辦的平台多不勝數,反政府主義聲浪佔據大氣電波。

第四階段是「後黑暴時代」,特區政府引用國安法追查檢控製造違反國家安全信息的機構,反動網上平台紛紛宣告停版。

在第三和第四階段之間,有多家新聞網上媒體如《立場新聞》、《眾新聞》的創立,由傳媒人合組隊伍透過不同的注資和眾籌經營,為的是要將在傳統新聞媒介無法報道、不能評論的擺在市民眼前,瞳景闖出新聞新天地,亦引起不少小本經營的個體網上平台體會到這個做法可行,紛紛仿效,令社會再彌漫彌所謂反政府主義的「另類聲音」,誤導人心、損害社會安定。

2020年7月1日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家安全法後,嚴正執行危害香港和國家安全的言論和活動。2021年12月,《立場新聞》六名高層被捕,指涉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9及10條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立場》同日宣布停運。其實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半年,於2021年1月初,短時間內有超過大批聲稱是獨立思潮的網媒包括《癲狗日報》、《夠薑媒體》、《聚言時報》、《香港獨媒新聞》、《IBHK網絡媒體》、「娛賓」、「米報」和《白夜》等網媒宣告停版。除《立場新聞》的停運並不是資源最大關係外,其他小網媒均對外表示因人力不足而關閉,過去曾經刊登的文章同時下架,為的是害怕被翻舊帳遭檢控。

上述停運現象亦反映了時勢的更迭,也沒有地利的條件,因為國安法下不容違法,也不許亂噏企圖顛覆煽惑,在點擊閱讀這類網台的數字下降,反映沒有資金支持,不論大小的媒體也是難以維持。這亦是代表了社會潮流的轉變,香港社會經歷了黑暴的侵害,需要在穩定下復原,偏激的抗爭和言論已不合時宜,沒訂戶不關門是不可能。

2021年6月24日《蘋果日報》停刊,大老板黎智英等多名高層遭扣查檢控,但該傳媒仍有不少「死粉」,亦有不少原有員工心有不忿要搞「新聞自由」。2021年7月12日Channel C乘《蘋果日報》停刊創立,在黑暴末期吸納了一大批看慣黃媒的讀者,願意訂閱該個網台,以滿足他們反政府思潮的空虛,這個時機獲得大批原《蘋果》讀者訂閱,有巨額收入且前景可謂一片光明。

Channel C由5名前香港《蘋果日報》的蘋果動新聞旁白開設主打影片製作的新聞媒體,「C」代表 City(城市), Crime(罪案)及Culture(文化),主打即時熱話、突發奇聞、文化生活和直播新聞。希望透過輕鬆表達的新聞資訊,填補港人失去《蘋果日報》的空間,又強調低氣壓下無需要太沉重,將新聞套用其他事情及其他思考,強調「這個世界沒有了選項A,是不是只有選項B?其實在大家還可以選擇C,為你補充生活的維C!」。

有了《蘋果日報》後續誘因,Channel C體現了天時及人和的條件,創立合時又獲得大批《蘋果》讀者訂閱,據悉開台時Channel C每月獲得訂閱費和廣告費約120萬港元,以該台向外說明每月開支約是60萬港元的話,2021年7月開台至2022年6月的一年,該台保守估計應該有700萬元盈餘,即使在2022-2023年度訂戶減少,上一年度所獲得的盈餘,絕對可以補貼,不致會出現虧蝕數字,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2023年6月Channel C在YouTube 直播宣布「告急」,稱每月營運開支60萬港元,但會員訂閱數字並不理想,只有大約600人,連同廣告整體收入只有25萬元,資金僅夠營運1個月,如果在一個月後都未能籌措到足夠錢,就會在7月12日創立2周年當日結束營運。 該次網上告急反應熱烈,三天已收到八百萬元訂閱費,連同其他廣告收入,估計有高達千萬元進帳。

可是在2024年年中過後,Channel C爆出裁員拖糧消息,陳姓單一老板更被貼街招追債,該台原先後收到逾千萬元課金,應該足夠維持日常運作,但傳出有人私自動用該筆巨款,致公司周轉不靈,導致員工被炒或被拖糧,辦公室亦收到業主追租電話。雖然Channel C其後發出澄清,指追債是商業糾紛,但令人質疑財政管理是否有漏洞?

今年3月,Channel C再傳出員工被拖糧消息,多名管理級人員需要容外與大老板協議每月收取部分薪金做法,等候6月份新一年度訂戶訂閱費入帳後,再補回所欠薪金。這種財政情況既不健康,亦影響製作質素,實是損害工作熱誠。

習近平主席引用孫中山先生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講述追求真理和與時並進,這幾句在現在去形容類似Channel C等借機創辦的網媒甚為貼切。

姑勿論Channel C現在的財政問題,單是在該台創立是趁《蘋果日報》停刊的時機,撈一把《蘋果》的剩餘支持力量,顯然是一個短視的經營手段,雖然建立之初是有大筆訂閱費收入,但在時移世易下定會與日俱減,因為社會步入穩定復原的時候,《蘋果》毒素定必遭洗滌,人們回復理智就不屑看這類信息,Channel C的存在顯然失去時勢的優勢,也沒有人和的支持,靠訂閱費支撐是杯水車薪,陷財政困境無法避免。再加上獨資經營由大老板全權掌握財政,收入少每月均要補貼就要有足夠財力,要能吸引社會企業支持,但Channel C既失時勢又與大道相違,誰會注資?

營運不足4年的Channel C面對難符合社會口味,訂閱數字日減,大老板財窮技絕,現更牽涉官非受查,完全印證了失乏天時地利人和,以及沒有足夠資金就不要沾手媒體投資,過去眾多網媒都是執笠收場,Channel C現在的困局情況,可以用「步入停運倒數」去形容。

文:李願聞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