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振地區旅遊時可考慮的另類模式 文:劉信

筆者一直強調,旅遊業在疫後復甦初期,全球經濟仍然疲弱之時,必然有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過去一而再,再而三指出,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大部分經濟支柱與外圍環境息息相關。對比起金融、物流等行業,旅遊業受外圍經濟影響的比例不能說沒有,但比起前兩者可算最低。

香港旅遊業同時高度依賴旅客的消費力,撇開消費不談後,香港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實在不多。「無處不旅遊」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留意到香港各區的確具有其特色時,如何包裝成景點便是一個政府需要處理的問題。事實上,過去特區政府都著力推行地區旅遊,例如於18區區議會設「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以配合政府「日夜繽粉」的主題,既推動本港消費氣氛,又以透過不同活動推廣各區特色。

在創造旅遊點上,政府就顯得相對被動,因不少人流聚集的地方,均是已開發地區,當中又涉及大量私人物權,結果每次在市區辦活動時,很大程度就會限制於公園球場內。但是否代表香港沒有特色呢?筆者認為香港擁有大量值得規劃的地方,如果政府能主動出擊,透過與業主商討租貸業權,並提供一定優惠,以引導相關區域業主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導向。

舉個例子,深水埗大南街在疫情期間被稱為文青街,因由前身「布街」逐漸發展起來,由布藝及皮革慢慢拓展到不少藝術展覽,書店及作者講座,以至一些園藝的店鋪,再有一些精品咖啡店進駐。由於該區域慢慢發展起來,租金馬上跟隨,將不少文創類型的店鋪因租金被拒之門外,當中由於咖啡店利潤最高,結果文青街的主流店鋪變成咖啡街。

當中政府有沒有介入的空間呢?這是筆者的一項疑問,筆者的想像是政府可設立某某街發展局或委員會,由成員負責與該局業主聯絡。理論上,若區域發展成功,對業主資產價格都有一定幫助,即使不提供太多的稅務優惠,去引導店鋪比例、類型及區域發展,對業主、政府及香港而言都是一個三贏項目。當然,中間如何在物業增值同時避免租金大幅攀升,將新發展區直接扼殺於搖籃又是另一問題。除了與業主商討外,例如道路上應否設立行人專用區,如何振興該區經濟同時,避免過份影響居民生活等等,中間有無數的問題需要取得平衡。

剛剛提到所講的大南街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香港上經常有很多曇花一現的小創意,例如西洋菜街曾經有時間成文青的演唱區,又有不少小攤檔,後來又成為廣場舞熱點。可以見到香港居民實在有很多創意,當中又有沒有值得政府主動將佢包裝成旅遊區呢?當政府細心去選擇時,可能會發現最大問題反而是創意太多了吧,始終香港人的創意一直都是無上限的。

最後祝各位新年快樂。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