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搶人才,更要培育新一代

七零代香港的人口只有四百萬,然後因為移民、出生率等不斷增加,八十年代已達五百萬,九十年代六百萬,到2011年增至七百多萬至現在,香港人口便沒有明顯的增長,停留在七百四、五十萬人之間。人口無明顯增長,又維持在一個水平上,原因當然很多,其中出生率低,人均壽命延長,是主要徵狀,並說明香港人口老化的趨勢,正如特首對香港人口老化的其中看法,要感謝香港的先進醫療。但人口老化衍生的另一個問題,便是勞動力和人才不足夠推動或維持香港發展。

香港人才不足,是人皆共知的事實,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從多方面搶人才,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希望為香港即時注入新的高端人才動力。這確是一個很好的方案,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大學名單,以近水救近火,招攬各方有能者,尤其內地尖子。又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海內外優秀學生來香港讀書,為香港提供年青力量。除了透過輸出教育為香港培育人才外,學費和留學生所帶動的經濟活動的效益,確實是一個即食的好方案。如果香港能招收內地三非,即父母和子女均非港人的學生來港入讀小、中學,繼而升讀本地大學,除了可以紓緩本地因殺校而產生的負面問題外,還可以為香港培訓長遠而穩定的人才和人力,更會因為能獲得香港的居留權而吸引大量內地優質學生和家長來港發展。

據特區政府統計,香港總人口會由現時的751萬,到2046年增加至 819萬人。在出生率和死亡率雙低下,香港未來發展,必須要吸納外來人才,透過教育移民香港,應該是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通過專上教育和工作機會去吸引內地或海外人才來港,仍可能是只留得個人留唔住個心,等到搵夠錢攞埋居留權,還是會回去他原來的地方,未必是最有效的方案。所以招收「三非」學生來港,由小學開始,既可救校,並植根香港,雖然非在港出生,卻在香港長大,如「移花接木」,成為可靠的未來香港新接班人。

在內地很多城市已經出現教授香港課程的學校,來港升讀大學已經成為很多內地學生趨之若鶩的事,香港輸出教育應該可以成為趨勢,特區政府應該好好貫徹這個長遠計劃。

文 : 陳祖光

同仁基金會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