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 文:湯家驊

兩星期的聖誕新年假期,回首一看確是長了些。難得有空閒時間在電影串流平台找到一齣感人肺腑,描述世上首名試管嬰兒誕生,名叫《歡樂》(Joy)的電影。這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3 名主人翁幾經艱難,終於鑽研出試管受孕的技術,把第一名成功誕生的女嬰命名為「歡樂」,真是最貼切不過。

不育是現代社會生理失衡之結果。很多人深受其苦,但卻很少人願意公開談論。在電影中,無論醫學界或宗教界均認為以科技幫助不育人士是違反天理;其中一名女主角更因此被逐出教會,不被母親接納而被趕出家門。在爭取醫療界資助時更被業界翹楚搶白:為什麼為了一小撮人而破壞大多數人的道德觀念?

沒錯,有生育困難的夫婦可能是少數,但他們所承受的痛苦卻非一般人所能體會。他們害怕到沙灘、到公園、到任何有小孩聚集的地方;重要節日如聖誕、新年會出外旅遊,避免見到小朋友收禮物、索利市的場面。他們在閒談中會狀若泰然地說,我們不喜歡孩子、或說沒有孩子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心底裏卻總是覺得在婚姻中、在生活中存在了一些缺陷。

事實是,這些少數人面對的困難、悲傷和損害,不能以大多數人沒有這些問題而被掩蓋、被遺忘。可能文明與民主的分別就在這裏。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文明是要尊重少數人的感情、他們的尊嚴和理解他們的悲傷。民主未必會為這些人帶來歡樂,但文明卻是歡樂的根源。

轉載自湯家驊 Facebook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