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議論

最近出席不同群組的聚會,發覺不同階層的人,對目前香港情況有很多意見,而且觀點獨到,比很多時評人更有見解,同時亦反映出市民對政府施政和目前社會情況的關注。熱議的題目當然是目前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正如特區政府的目標「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但如何拼經濟謀發展呢?很多人感覺到政府很努力,效果卻不顯著。

拼目下的經濟,在美、英、歐聯手抵制下,最簡點容易,立見眼前效果,一定是香港的旅遊業了。能夠吸引到世界各地旅客到香港旅遊,理論上是立即會帶動香港零售餐飲酒店住宿等行業。問題是如何吸引旅客來香港?他們為什麼來?為名勝景點?為美食?為見識香港這個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探索在中國近代史上歷劫滄桑卻仍璀璨閃亮的明珠? 還是要感受下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的生活啊?理由可以很多呢!可是真能讓旅客達到這些目的嗎?或是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

百物騰貴,交通費不便宜,吃一頓飯平均每人百多元,有些餐廳食物質素又名過其實,留宿過夜動輒過千元,服務態度差趕客。莫說要吸引人來,連本地人也留不住在港消費,真是入不敷出了!在香港舉辦的大型活動,本來如一劑強心針藥,其他服務零售同時配合上來,應該可以振興經濟,可惜得一時又無繼,剩得個做字。莫說要振興經濟,連人客也留不住,又怎發展?這幾個月特區政府好像天天有新意,月月有特色,更倡議去南丫島攪個度假中心。有人竊笑連迪士尼和海洋公園都要虧大本,還去發展南丫島,可行嗎?目標客人又是誰?有點亂石投林的感覺呀!

擴大遊客來源,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港,改善本地旅遊餐飲住宿服務業的質素,提供遊客優惠,加上舉辦特色大型活動,帶動各旅遊相關行業,最重要還有好客有禮,才是方法啊!若香港的旅遊服務做得好,單單是中國不同城市的人來港旅遊,已經可以振興香港部分經濟,如特首說香港是個國際城市,不能只著眼本地,一定要放眼世界不能只求作為大灣區的龍頭城市,要做國際大都會。

坊間之說,反映市民大眾也非常關心香港目前的經濟情況,雖然都是茶餘飯後的閒談,也值得政府參考呢!

文 : 陳祖光

同仁基金會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