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MBA系列:偏重需求,有何玄機? 文:寒柏

承接上文,西方經濟學談及「供求關係」,往往以「需求」先行,明顯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偏重「需求」而忽略「供應」。當年,英國曾號稱「不落帝國」,全球各處皆有殖民地充當其工廠。及後,美國稱霸全球數十年,算是當世第一大國,美國只顧消費和享樂,世界各國負責生產,算是現今的「世界秩序」。總的來說,西方國家經濟及科技發達,消費市場龐大,西方商學院偏重「市場需求」,亦在情理之中。

因此,從西方經濟學衍生出來的商科,以金融學及市場學最為蓬勃。金融學涉及企業財務、財技、貨幣、股票、債券、外匯和衍生工具等等,粗定「金融制空權」;市場學則純以顧客角度出發,其指導思想是「顧客為本」,但凡顧客有「需求」,生產商都應該想盡辦法去滿足。例如,顧客既然覺得產品太貴的話,生產商就不能多賣,或只能把少量的產品賣給高端客人。如果想增加銷售,則要想辦法降低成本及價格。潛台詞就是,只要美國人有「需求」,世界各國都應該充份配合,供其驅策。

此外,想深一層,這種側重「需求」的表述,尚有一種特殊意義,就是把買賣的責任,都說成是「市場需求」所致。簡單來說,就是把所有責任及潛在的問題,全都推卸給消費者。

西方經濟學的表述,完全忽略了「供求」的互動關係,只簡單的把「供應」和「需求」獨立來看。其實,兩者從來都是互為影響的。在現實生活中,「需求」不可能是從天而降,反而商家或生產商往往可影響顧客的需求,甚至乎有主導市場的能力。

舉一個例子,顧客當然有「吃飽」的「需求」。嚴格上來說,這算是「剛需」。但生產商也可以進一步刺激「需求」,讓我們吃得更多,最終超出了我們的「剛需」。生產商可以打廣告,也可以從包裝及價格上着手,或可以增加銷售渠道,讓顧客不知不覺的越買越多,最終一發不可收拾。一般顧客可能每天只吃兩至三餐,假設每餐有一個漢堡包便足夠應付「剛需」了,但商家的精心策劃之下,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間,不只吃漢堡包,還要吃巨無霸,再多吃一包薯條和喝一杯汽水。飯後還要吃甜品,或會多點蘋果批和雪糕新地等等;還有,三餐之外,我們尚有下午茶和宵夜等等。打個譬如,假設每人的剛需只是2000卡路里左右,但商家卻可使顧客在不經不覺間吸收至5000卡路里以上。

此外,超級市場中的食物包裝,也可以越來越大,且越大份的包裝,平均價越便宜,使顧客買得更多。食物中多放鹽、糖、油和味精,也可以使顧客越吃越起勁,甚至乎上癮。重點是,多吃幾餐,或越吃越多的這個所謂「需求」,是生產商製造出來的,是商家強行推銷給消費者的,但在西方經濟學的「供求關係」之表述下,消費者吃多吃少,全都是顧客本身的責任。

一般美國市民的肥胖問題相當嚴重,便是這種商家主導及過份刺激需求的結果。但在西方經濟學的「洗腦」之下,天下萬物皆可以「供求關系」來解釋。而且,商學院表述的「供求關係」,重「需求」而輕「供應」,把商家或生產商對需求的影響力及主導性略過不提。一切買賣因何故可以達成?全因「市場需求」所致。簡單來說,這是顧客自己想要的;商家把所有社會責任都推得一乾二淨。

有趣的是,在一部經典電影《門徒》裡,毒販頭目以「供求關係」來解釋毒品市場。到底他為何要販毒?原來全因這個世界有需求,毒販亦不過是滿足市場需求罷了。此外,百多年前,英國人運鴉片來中國,還不是以「自由貿易」之名來滿足中國人的「需求」嗎?在西方經濟學的潛移默化之下,就算販毒或賣鴉片的社會責任,全都在顧客身上,一切與商家無關。

試想想,如果我們訪問那些販賣高油、高鹽、商糖等「垃圾食物」的商家,他們會如何解釋這一切的商業行為?販毒和販賣「垃圾食物」,兩者在本質上又有甚麼大分別?
(待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