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有「責任」主動跟泛民溝通? 文:陳凱文

在上兩篇文章提到,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早前接受專訪時表示,《港區國安法》實施之後,「硬的一手」已經做好並有成效,因而想知中央何時會有「軟的一手」,贏回香港人心。與此同時,他又回應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特首「協商論」時表示,除非有權威人士、中央領導出來否定特首普選作為最終目標,否則普選依舊是《基本法》的最終目標云云。

上述論點的問題,之前的文章已有所述,在此不贅。與此同時,曾鈺成在這次專訪中,其實還提到一種所謂「溫和派」常說的論點,那便是:每逢談到香港問題,都會必定提到重啟政改,而且認為特區和中央政府都同時有責任,都要先建立起和民主派溝通的意識,並且主動和非建制陣營建立溝通渠道。

然而,曾鈺成不論怎說,也是所謂的建制派,總不可能不承認中央的香港政制發展決定權,是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的一部分,即是他口頭上不會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8.31決定,亦應知道人大常委會不可能收回此一決定。我們亦應知道,原則問題不容談判,而泛民只要不接受8.31決定,便等於不承認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甚麼對話和溝通的基礎呢?

其次,曾鈺成自己也知道,當年政改方案被泛民否決,是他們在「2014年傘運、2015年表決政改期間群情洶湧,當時不可能支持8.31框架下的政改」。既然他們之前不接受8.31框架的背後,有着自身的政治盤算,未來他們也會因為害怕選票流失,而不會「轉軚」支持8.31框架。若在立法會組成方法不變的情況下重啟政改,最終又是被對方否決收場,究竟又有何重啟的必要?

其三,曾鈺成自己也在專訪中承認,香港其中一個重大的深層次矛盾,是貧富差距於回歸二十多年有所擴大而非收窄,必須在管治思維和政策上作出改變,而熟知階級學說的曾鈺成也應知道,港府若是作出此一變革的話,必然會觸碰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在上述改革尚未完成前,曾鈺成便急於建議重啟政改,使香港社會重回難有結果的政改爭拗之中,若他不是為了服務某些人,為其轉移視線之外,其目的又是為了甚麼?

當然,曾鈺成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地方,在於他作為所謂的建制派元老,竟然認為港府乃至中央都有「責任」,去主動跟非建制派溝通。可是,非建制派顧名思義,是香港的在野派系,究竟哪條法律條文規定,或至少是甚麼理論說過,港府和中央的執政一方,去跟非建制派溝通,是一種所謂的「責任」?曾鈺成沒有提及。

另一方面,世上不論哪個黨派,其實都是為了取得治權而存在,執政派系和在野派系因而從本質上而言,是難以共存的政敵,所以即使在西方國家,我們也甚少聽過執政派系主動跟在野派系溝通,最多是跟政見相近的政黨合組執政聯盟,但是對於立場不同的在野派系,依然是用盡各種方法打擊對方,從而保住執政地位。

曾鈺成有趣的地方,在於他所創立的民建聯,在行政會議有其席位,好歹也屬港府執政聯盟的一員。可是,他竟然經常性地建議港府和中央跟在野泛民溝通。普通市民有這種想法,可能只是政治幼稚病,但是曾鈺成作為建制派元老,有此想法便不只是政治幼稚病,而是政治身份上的認知錯亂,更會讓人思考,他說這樣的話,動機又是甚麼。

畢竟,現時所謂建制派的誕生,是為了應付港英政府在回歸前引入立法局直選議席,泛民隨之而崛起的政治局面。是故,建制和泛民之間,其實似乎有着某種「唇齒相依」的關係。在此情況之下,作為建制派元老的曾鈺成,竟然不斷為泛民說好話,意圖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之後,為對方尋求生存空間,好讓所謂建制派在將來,還可以繼續「養寇邀功」,便變得不再奇怪了!

文: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香港投資日報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