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武術的各門各派,都十分重視「馬步」。
小時候,多聽前輩說過,「馬步」夠穩,才不容易被人摔倒。在實戰中,很多時候都是「群毆」。因此,如果倒在地上,便會十分危險。簡單來說,「馬步」夠穩,盡可能不倒地,是頭等大事。
「馬步」又可粗分「高馬」和「低馬」。「高馬」練步法靈活,「低馬」練重心及功力。除了中國武術之外,空手道、跆拳道及古法泰拳一樣有馬步,甚至乎跟中國武術無異,還有不少套路。至少,我們可見很多武術門派亦十分重視「馬步」或「腰馬」,並不是中國武術獨有的要求。
可是,柔道、柔術或摔跤等以「摔技」為主的武術,又不要求我們要「紮馬」。練習時雙腿當然要保持微曲,重心要低,亦要留意雙方之軸心及平衡等等,但沒有硬性規定學員要勤練紮馬。把對手摔倒,或「防摔」的技巧,都是透過二人對練而來,就是自行修習,也多練一些類似「地堂」、「跪坐」及在地上「挪移」的方法,當然也講求肌肉的爆發力及柔韌度,但輔助訓練是全身的,似乎甚少會有只側重局限腿部的「紮馬」練習。最低限度,練習摔技的人,就算有「馬步」,但很少要完全不動的「紮馬」,亦不會把「紮馬」當為最重要的訓練內容。退一步來說,如果只練過「紮馬」而不懂「防摔」的方法,就算馬步再穩,若遇到懂得摔跤的高手,也一樣要倒下的。
再細看其他武術,空手道及跆拳道,甚至乎在擂台比賽之時,也會「落馬」。多起腿的跆拳道,亦會紮「低馬」。再看看西洋拳擊。出拳之時,腰膊要搶出之外,前腿亦要向下一沉,根本就是一個「落馬」的動作。換句話來說,連步法輕盈的西洋拳,也會講求「馬步」。只是西洋拳的「馬步」只能算是「高馬」,沒有「低馬」,打出一拳後又會立刻升高身子,所以大家甚少察覺罷了。現代的泰拳,出拳時也參考了西洋拳的打法,所以一樣要「落馬」;其鞭腿及撐腿,在式子完成後,支撐腿保持畢直,看不出有「馬步」,但其實發力過程仍會有一些「馬步」,才能發出勁道。泰拳中的「低掃腿」或「低鞭腿」,則根本就是形式了一個「弓步」後才踢出去的。
若以此歸納分類,「踢」、「打」、「摔」和「拿」當中,似乎拳打和腳踢兩大科更講求馬步。所謂「腰馬合一」,就是確保拳腳的發力過程。至於擒拿也要一點馬步,但摔跤就是同樣要馬步,也不見得要練「低馬步」來「防摔」。至少,「馬步」夠穩,或可減低被摔倒的機會,但未必是練習「馬步」的最重要原因。
中國武術包含的技法廣泛,先練熟「拳」、「腳」、「膝」、「肘」之後,繼而「踢」、「打」、「摔」和「拿」四大科也學過了,便會練習兵器。因此,便有「兵器是手腳之延續」一說。反過來說,即是「兵器的基礎是拳腳」。對照當今武術運動,菲律賓魔杖及短刀是「短器械」,仍不必落「低馬」,其實「馬步」亦不明顯,但日本刀算是「中長器械」,便開始有明顯的「高馬」。西洋劍刺擊動作更多,其動作就更加有「低馬」存在。因此,中國武術重視「馬步」練習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更有可能是因為要讓學員對器械運用有一定的基礎。
「落馬」對拳腳重要之外,也是為了學徒習慣使用「中長器械」。「防摔」可能是另外一個因素,但未必是主因。
文 : 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