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遲遲未能「通關」? 文:寒柏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兩地已有超過1年9個月無法正常「通關」。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接受彭博訪問,指「內地從未言明指標」,因此「香港無頭緒」。陳智思還認為香港「防疫成功」,但「經濟受害」。

為何香港遲遲未能與內地「通關」呢?筆者認為縱使是普羅大眾亦早已心裡有數。總的來說,無法「通關」的理由如下:

● 港府完全不肯做「強制全民檢測」:去年,當香港經歷了主要由海外輸入的第2至第4波疫情之後,港府及專家小組都仍然拒絕為港人進行一次「強制性全民檢測」。在內地提供資源及人手的前提下,港府仍只願意作了一次「自願性全民檢測」。有港府專家小組成員還第一時間跳出來批評「全民檢測」是浪費資源、效率低,還建議香港要繼續效法英美,即任由病毒在社區爆發而僅讓患者自行到診所或醫院作檢測。特首林鄭月娥亦認同專家的講法,認為內地實行的「全民檢測」沒有必要、不可行及不科學。

▪︎ 「強制全民檢測」的用意,是做好「前沿防禦」的工作,為曾經爆發疫情的地方作至少1次的「普篩」,提前把即將病發的患者及隱形病患者找立刻出來,並提供即時的隔離。這是最有效及最快的「清零」辦法。

▪︎ 如果一個曾經爆發疫情的地方沒有作大規模及至少1次的「普篩」,則就算在該地區連續沒有確診個案超過28天,也不可能肯定該地區沒有病毒在潛伏。我們只能等候更久,例如是3至9個月的時間都完全沒有「本地確診」之後,我們才可以慢慢地對該地區恢復信心。

▪︎ 換句話來說,「普篩」除了是「清零」的手段之外,亦是作為一個地區的「品質認證」。就算一個曾經大規模爆疫的地區,只要在28天之內反覆「普篩」幾次,都可以讓內地各省市的人對該「疫區」立馬恢復信心。港府就中央提供資源及人手的情況下都不肯做「普篩」,等同自行放棄這個獲得「品質認證」的機會。

▪︎ 港府對應對海外輸入的「密封式管理」並不到位:疫情爆發之初,港府應內地專家的建議成立的「酒店隔離」指引,居然是「自願性質」而非「強制」的。訪港人士可以選擇「居家隔離」。甚至乎居然有酒店一邊收納「訪港隔離人士」,一邊招待香港市民。直至去年底,港府才開始有真正的「強制指定酒店隔離」,但至今港府應對海外輸入的措施仍不到位:

▪︎ 儘管去年底開始,港府開始對海外輸入進行「密封式管理」,但諸般措施都是虛有其表,漏洞百出。例如,「指定酒店」的餐飲部及商場,居然仍可以繼續開放及招待市民。此外,「指定酒店」的管理也完全靠訪港人士自律,港府並沒有派任何紀律部隊去巡查及駐守「指定酒店」。早前便有訪港人士從「指定酒店」中出走。

▪︎ 港府一直只嚴防內地輸入而對海外極度放寬。就算去年當英國嚴重爆疫乃至歐洲諸國都嚴禁英國旅客的時候,港府仍對英國「門戶大開」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現時,美國的疫情大幅反彈,但港府仍是「慢半拍」,一度把美國列為中風險地區。

▪︎ 港府把海外地區分為「高」、「中」及「低」風險,看似複雜及有系統,實質上卻十分粗疏。例如,我們如何決定一個地區的風險程度呢?其中一個主要元素,就是該地區的「本地確診」維持在低數字,便有可能被列為「中」至「低」風險。當然,港府肯定會有一籃子的因素作考慮,但這做法的表現明顯未如理想。

◇ 其一、歐美諸國明顯沒有為病毒作隔離,當一個地區爆疫之後,僅數周的時間便可以蔓延開去。例如,美國某幾個城市爆疫,港府就只把那些城市列為「高風險」,但美國的抗疫工作明明已完全遺敗,我們怎能相信美國其他城市不會被波及?港府的判斷,明顯是一面倒的傾向抗疫完全失敗的西方。

◇ 其二、「本地確診」的數據一定是滯後的,再加上港府任何一個措施都要「慢半拍」。等到港府有決定後,「病毒大軍」早已殺到了。

▪︎ 港府對機組人員一直縱容,在很長時間裡都不用他們作嚴格的「指定酒店隔離」,有一系列的「豁免措施」。全球爆疫後,航空業已陷入「冰河時期」,為何港府不以「清零」為最首要任務,居然把機組人員的便利凌駕於香港市民的健康?等到機組人員出現爆疫後,港府才逐漸收緊相關措施。又例如,港府至今對諸國的領事及其家人,都給予不同程度的豁免權。縱然有領事家人違反防疫令,至今仍不見港府執法及收緊相關的豁免權,

▪︎ 港府的「密封式管理」至今仍是漏洞百出,我們又怎能以這機制來嚴防「海外倒灌」呢?內地各省市政府又憑什麼繼續去相信港府呢?

▪︎ 港府的「病毒追蹤」系統完全失敗:港府不肯做「普篩」,又無法對海外輸入做好「密封式管理」,再加上在「病毒追蹤」的工作上完全失敗,香港至今仍像是一個對病毒「不設防」的地區。儘管我們在抗疫上做得比如今已完全放棄的英美兩國較好,但其實港人一直在「懸崖邊」走路,大型爆發的風險至今仍在:

▪︎ 港府一直不肯跟從內地實行「健康碼」,最終只做了一個「安心出行」程式出來敷衍了事。而且,如今港府就只要求食肆叫客人掃這個「安心出行」程式,就算出入商廈、商場、超市及絕大部份店舖,市民都完全不用使用這個「安心出行」編碼。港府又怎能有效追縱病毒路徑呢?

▪︎ 此外,就算是食肆都不一定要客人使用這個「安心出行」編碼。港府還容許食客「填紙」來充數。很多食客不肯掃碼,並在紙上亂填資料,港府在很長的時間裡仍沒有跟進。

▪︎ 值得一提的是,「安心出行碼」還可以隨時被人「解除安裝」。「解除安裝」後,市民的行蹤便會完全消失及重設。再加上香港的手機帳號還沒有實行「實名制」,我們根本不可能靠「安心出行碼」來做好「病毒追蹤」。

▪︎ 港府造假清零,失信於人:如果港府單是防疫水平不足,內地政府尚可以為港人指點迷津。但如今港府最大的問題是在防疫水平不足的情況下,好沒來由的自信起來,還為了達標而「造假」,訛稱自己「清零」,試問內地政府又怎能再相信港府呢?

▪︎ 本年初,有港府專家代表不斷「自行研發」一系列的「清零」基準。最過份的好幾次,就是把幾個「本地確診個案」完全忽略,透過「病毒基因排序」做分析,以這些案例有可能是「復陽」個案為藉口,把他們在「本地確診個案」的行列剔除。他以「港府抗疫專家」的身份自行向外宣布香港已「清零」好幾十天。難道就算果真是「復陽個案」,便沒有「傳播風險」?這專家以什麼科學理據去把這些案例剔除呢?

▪︎ 港府亦跟隨這種「造假清零」的思路,在本年度中起忽然把某些「本地確診個案」列為「海外輸入關連個案」。如果港府只是把首代接觸「海外訪港人士」的確診個案列為「關連個案」,我們勉強還可以接受。當我們分析香港是否真正「清零」時,只要把「本地確診個案」及「海外輸入關連個案」一併計入就是了。其實,「海外輸入關連個案」的患者都已在本地活動而完全沒有作隔離,又怎會不算是「本地確診個案」呢?

▪︎ 但港府最大的問題是,居然曾經把不只一個明明是「本地確診個案」,即不是直接接觸「海外訪港旅客」而患病的市民,一併列入「海外輸入關連個案」。簡單來說,以這個思維去把個案分類,只要找到有「海外輸入」的源頭,無論病毒再傳多少代,都可以當為是「海外輸入關連個案」,那麼,香港便不會再有「本地確診個案」,我們豈非可以「一秒清零」?

▪︎ 此外,港府對「海外輸入個案」的分類也是完全不科學的。早前有某領事的子女在居家隔離期間不守規矩,在7天之內在香港的社區亂闖。雖然領事子女在一開始時屬「海外個案」,但既然他們在香港社區遊走了一周,期間已完全沒有接受隔離,我們豈能繼續當他們是「海外輸入個案」?

▪︎ 港府專家吹噓疫苗接種,但計劃卻不成功:一直以來,港府專家承襲集了西方的思維及利益立場,對抗疫的建議都是輕視隔離檢疫而只不斷吹噓疫苗接種。如果單純的以藥廠的利益來說,讓全民接種疫苗所能賺到的錢,當然比只做隔離檢測的更豐厚。而且,藥廠也不必追求「全民接種」,其實只找富人及中產不斷定期接種疫苗所能賺到的錢,比鼓勵所有人都接種肯定更多。因此,港府專家對抗疫的偏見及其利益立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儘管絕大部分港府專家吹噓疫苗接種,還不斷用諸般手法抬高西方的復必泰及中傷內地的科興疫苗,但港府專家異口同聲吹噓的復必泰的防疫表現,卻完全未如理想。

▪︎ 在本年度初,以多個西方國家的真實情況來說,復必泰的副作用都嚴重偏高而效率卻頗不及其公布的95%那般高。然後,有西方國家在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後指疫苗的功效只有40%左右,即遠低於世衛的要求。一來,藥廠早前公布的數據明顯失實。二來,疫苗無法對變種病毒起作用。無論如何,港府專家一直吹噓的西方疫苗已成為「高副作用」及「低效能」的產品。港府引入西方疫苗的一刻,已注定疫苗接種有極大機率會失敗。

▪︎ 此外,就算我們不理會疫苗款式,港府的接種計劃也是完全失敗的。港府專家代表一直鄙視內地的防疫手段,認為只有疫苗接種才是王道,但香港的接種量至今才有880萬劑次,完成兩劑接種僅有427萬人。香港整體人口大約有748萬左右,即接種率還不過是57.1%,遠遠未達標。有趣的是,現時內地已為國民接種22.1億劑疫苗,完成兩劑接種已有10.5億人,最新的內地人口總為14.1億,即內地的接種率已有74.5%,遠遠拋離香港。香港連疫苗接種率也給內地比下去的情況下,我們還憑什麼訿稱自己「抗疫成功」?還有什麼理據要求「通關」?

▪︎ 港府抗疫思維只顧商界眼前利益:為何港府的抗疫措施存有諸般漏洞?為什麼特首林鄭敢公開批評內地的「全民檢測」不科學?港府專家又為何一直鄙視「全民檢測」?認為是完全不可行?只需全港市民停市三兩天時間便能完成的簡單工序也不可為?為何港府連叫停食肆堂食也不敢?明明是疫苗專家,又憑什麼走去相信西方從未大規模試用的全新技術所製成的疫苗?並對人家的報告深信不疑?港府為何會大膽至「造假清零」?陳智思又為何會跑去找彭博投訴內地政府?歸根結底,除了是港人過份信奉西方之外,就是香港的為政者一直只顧為資產階級服務,把經濟利益放到最前而完全漠視普通小市民的健康及福祉。

除了港府過份向商界傾斜之外,香港商界的水平太低也是另外一個大問題。筆者因工作關係所接觸的富二代及上流社會階層,普遍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性完全漠視。一來,對他們來說,只要確診數據維持在低水平便無恙了,他們只出入的上流社會的地方,基本上是可以與香港社區完全隔絕的。二來,就算他們不幸確診,仍可以得到私家醫生的悉心照料。對他們來說,這疫情又算是什麼呢?另外,商界亦完全不理解,就算如今放棄防疫及門戶大開,病毒大爆發後一樣會嚴重打擊經濟。

港府如今的選擇是繼續向商界傾斜,拼命保障商家的短期利益而放棄全港市民的中長遠之福祉。最終,港府的做法仍會為香港商界帶來致命及嚴重的長期打擊。

港府、抗疫專家及本港商界太愚蠢,才是我們一直無法「通關」的關鍵理由所在。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