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開始作妖了!據說美方打算從2月1日起,對中國徵收10%的關稅。我聽到這消息,內心毫無波瀾,畢竟這很特朗普,而且我敢打包票,他之後肯定還會加碼。
關稅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財政目的,獲取財政收入。
第二保護本國產業。
第三調解經濟,平衡產業結構和貿易。
就目前美國徵收的關稅項目,肯定不是保護本國產業,就美元這個匯率讓他搞普通製造業,不現實,至於調解經濟之類的談不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財政目的。
維持政府運轉需要稅收,美國財政和貿易雙赤子已經很久了,國債很高,但是一旦對國內直接徵稅,那肯定引發反彈,徵關稅,民衆直接稅收感覺不大。
但是,這個關稅會直接顯示在物價上,雖然民衆直接稅收沒有變,但物價上漲了,這部分上漲的物價,就是政府對民衆徵收的稅。又因爲特朗普一直在調低和企業相關的稅收,美其名曰調低稅收,實際上的結果是調高民衆稅收,降低企業稅收,利好企業。
所以,讓我來梳理一下他的計算:
1. 美國政府現在窮得叮噹響,兜裏比臉都乾淨,急需搞錢。
2. 給富人加稅?那可不行!那些權貴大佬能量大得很,特朗普可不敢動他們的蛋糕。
3. 給窮人加稅?更不行!窮人手裏可是握着選票呢,得罪了他們,下次選舉還怎麼玩?
4. 那就只能增加關稅了。富人嘛,大不了給產品漲價,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窮人呢,還傻乎乎地覺得關稅和自己沒啥關係。
所以對於特朗普來說,關稅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貿易問題,而是一種“政治策略,這關係到磨合美國國內的各種利益集團。這操作下來,倒楣的還是美國的普通老百姓,妥妥的劫貧濟富,割窮人以補貼富人。
很多人聊起美國衰落,那分析得頭頭是道、長篇大論。但其實判斷美國是不是在走下坡路,方法很簡單,就看政府出台的政策,最後是不是都在幹劫貧濟富的事。
特朗普爲啥這麼執着於加關稅呢?
不是他不懂加關稅會引發通貨膨脹,不是他不清楚這會讓窮人的日子更難過,不是他不知道加關稅根本沒法讓製造業迴流美國,也不是他不明白加關稅對中國影響有限,更不是他不曉得這會得罪其他國家。而是他的政府實在沒別的招兒來增加收入了,加關稅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你說加關稅最後還是美國消費者買單?特朗普才不在乎呢!那些美國窮鬼買不買得起單,和他以及他背後的富人們有什麼關係?更搞笑的是,美國的窮人們還滿心歡喜,堅信加關稅能給他們帶來工作機會,能讓他們漲工資,還能打敗中國。
要知道,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有「路徑依賴」的,在美國歷史上,共和黨就是一個「關稅黨」(支持高關稅)。稍微熟悉美國歷史的人都應該清楚,美國南北戰爭後很長一段時間中,關稅收入超過了美國政府收入的一半。從此之後,高關稅結合着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直至1930年全球大蕭條之際達到了高潮。美國真正降低關稅,還是在二戰勝利後,伴隨着美元全球化帶來的全球貿易的深度結合。
我們分析特朗普的決策時,可千萬別覺得他是爲整個美國着想,他有共和黨人傳承的一面,也有自私得一面,心裏頭排第一的是自己,第二是家族,至於美國,那得往後靠靠。這四年任期裏,他爲了給自己撈名撈錢,那可是無所不用其極,仗着美國的勢力到處狐假虎威。
這波關稅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援引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同時對美國三大貿易伙伴(墨、加、中)徵收重大貿易壁壘,特朗普給出了一個極其明確的信號:美國不再認爲現有的國際貿易是良性的或符合美國利益的。且美國未來的所有貿易政策都將基於這一點(現有貿易體系不符合美國利益),因此,所有的美國對外貿易協定都可能將帶有潛在的威脅性(關稅),這一點不僅僅針對中國。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中國,我完全不擔心。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了,中國早就嚴陣以待,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我還挺欣賞特朗普的,倒不是說他能力有多強,而是他足夠自私。因爲自私,他就會拿美國的長期利益去換短期利益,用美國的戰略利益去博戰術上的小成功,拿美國的軟實力去換硬實力。可他又沒啥真本事,這些交換就跟大減價似的,純屬浪費美國的家底。
就說他第一個任期,那時候中國的企業家們,包括任正非,都把美國當成商業天堂,覺得美國是法治社會,公平競爭、開放包容,對商人特別友好。任正非在孟晚舟事件前,那可是毫不掩飾自己對美國的好感。結果呢?被美國狠狠地打臉了!什麼公平、包容,全是笑話!不僅在美國本土抵制華爲,還拉着盟友一起抵制。講法治、要證據?任正非把源代碼都拿出來了,有用嗎?美國說你威脅國家安全,那你就是威脅,根本不需要證據。對商人友好?直接把人家女兒扣押了。
美國花了近百年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就被特朗普在短短四年裏給敗光了。而他換來的那點小利益,簡直不值一提。從那以後,至少華人精英對美國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崇拜,不僅不崇拜,還憋着一股不服氣的勁兒。結果呢,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中國本土的高科技企業崛起了,像比亞迪、大疆、宇樹、DeepSeek,還有華爲,根本不把美國的制裁當回事,目標就是成爲世界第一,沒了美國市場又怎樣?等我們遠遠超越美國的時候,說不定還得制裁他們呢!
還有特朗普的退羣操作,比如退出氣候協定。以前丁仲禮院士說這是美西方打壓發展中國家的手段,很多人還不信。結果特朗普直接用行動證實了這一點。現在美國再談氣候、環保,大家都覺得是個笑話,可以前可不是這樣。其實美國完全可以留在協定裏,表面應付,暗地裏不遵守就行,何必這麼高調地退出,還說氣候變化是騙局呢?這就好比把一張打了二十年的好牌,隨手就扔了。
都2025年了,特朗普又開始琢磨格陵蘭島和加拿大,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吧!美國百年來塑造的愛好和平、不搞領土擴張的金字招牌,也要被他給砸了。
中國現在的應對策略,是一邊笑臉相迎,一邊亮出實力,該制裁就制裁,該合作也不含糊。這一次,我們已經準備充分,就等着看特朗普還能整出什麼怪招。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