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在上任前就表達過希望解散教育部,詬病其浪費及低效率。特朗普正式上任後,再次「磨刀霍霍」向教育,期望把聯邦政府教育部解散,把權力及責任下放給州政府。早前,特朗普公開發言時讚揚「中國教育做得好」,引發熱議。
為何特朗普想解散聯邦教育部?

人才無疑是一國之本,人才培養一直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教育影響整整一代人,也就意味影響十年八載的國力,甚至國家的發展走向。教育制度與國力既然如此關係緊密,當國與國競爭越發激烈,教育體系定必因而改革,為國本貢獻力量。
五十年代,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震驚美國朝野。次年,美國頒布《國防教育法》,大幅投放資源於數學、科學和語言教育,試圖通過教育改革重奪科技發展優勢。踏入2025,中美兩國競爭越發激烈,特朗普及其幕僚自然要關注美國教育系統的效率及成果。
特朗普強調美國在教育投放巨額經費,人均支出世界第一,表現卻落後多國。他多次指責「由民主黨把持」的聯邦教育部浪費大量人力物力推動「覺醒文化」和跨性別議題,令學校「左傾」。「左傾」還是「右傾」,與美國兩黨政治博弈有關,而學生和學校則隨之要「左扭右扭」,耗費精神心力。特朗普讚揚「中國教育做得好」,並非空穴來風。
中國教育如何做得好?

近年,我國學生在PISA表現優秀,證明基礎教育的成效。另一方面,為了收窄城鄉教育差距,國家致力推動線上教育和開發線上教學資源,取得可觀成果。這些基礎教育的持續改革,經年累月的進步,有賴穩定有力的政治領導,以及清晰及堅定的戰略目標,正正凸顯中國的制度優勢。
相比美國,我國的教育佈局更穩定和長遠,以科教興國為核心,設計一系列講求教學成效的政策。《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出台,展現出我國特有的戰略定力,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美國教育礙於其政治體制,容易在「文化戰爭」中逐漸偏離教育本質,陷入意識形態的拉扯。加上聯邦和州政府的角力,粗放的管治,政令難以落地,成效減半。

中、美競爭持續,美國定必改革其教育制度,以提升其培養人才的效率。如何「辦好教育」,培養好新一代人才,將是中、美都要答好的新時代考卷。香港在此大爭格局,必須發揮獨特優勢,為建設教育強國出力,主動出擊。如何建設為「國際教育樞紐」,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平台,香港定要交出完滿的答卷。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