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騎劫國策以令特區政府 文:戴子魚

城市規劃委員會早前舉行一連四日申述會,邀請各方持份者討論新田科技城修定規劃草圖,此一法定程序諮詢會,尤如為環保團體搭建表演舞台,就像在鯊海投下肉餌,血腥味迅即刺激起鯊魚嗜殺攻擊天性,蜂湧而至大口撕咬,直至啃光肉餌才飽食遠颺。

其實新田科技城項目早已是環團虎視眈眈的獵物,2021年香港止暴制亂,社會狀況漸趨平穩,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宣布新田科技城立項,隨即展開前期規劃,現屆特區政府持續推進項目,新田科技城從選址到土地使用,涉及徵用大量鄉郊土地、濕地及填塘,無可避免影響區內環境生態,具備了發展為環保抗爭完美風暴的一切條件,堪稱環團夢昧以求送上門操作的議題。

早在今年四月環境諮詢委員會有條件通過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之前,十個環保團體已經吹響集結號,火力全開批評有關的環評報告「史上最差」,更事先張揚會招致司法覆核風險,這樣的起手式,已不是弦外之音,而是箭在弦上,瞄準新田科技城選址有的放矢。

多年來,環團監察政府推動基建項目影響環境絕不手軟,輕則批評砍伐了多少棵樹,重則破壞生態,瀕危物種失去棲息地面臨絕種危機,加上反對派阻撓工程撥款,還有及時冒出來的司法覆核入稟,令特區政府吃盡苦頭,多項大型基建項目等待司法程序而延誤,動工無期,導致預算嚴重超支。長期以來,這套一條龍式環保對抗基建手法無往而不利,隨著今時今日香港社會政治氛圍轉變,特區政府重新確立行政主導管治,新田科技城項目面臨環團再當攔路虎,司法覆核呼之欲出,可謂現屆管治班子邁向由治及興的試金石。

環團當然明白什麼是審時度勢,雖然擺出殺氣騰騰架式,也不是鐵板一塊,除了沿用一貫模式,操作議題進行情感召喚、環保綁架,套路也提升到中港矛盾和破壞與鄰近城市關係層面,自行變身為國家環境政策捍衛者,實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上月底城規會就新田科技城修訂草圖舉行申述會前夕,十個環保團體致函城規會,直指項目至少違反五項國家和大灣區生態保育方針,批評特區政府以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創科發展為擋箭牌,合理化大規模破壞濕地,而深圳早已把毗鄰新田的深圳灣列入生態保育紅線,項目勢必損害區內生態。

以觀鳥會榮譽會長身份出席申述會的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發言火力更加猛烈,狠批特區政府推動新田科技城徵用濕地,是搞「大香港主義」、「香港例外主義」,既不利與內地關係,更讓外國勢力借題發揮,污蔑國家領導全球保護濕地的努力,損害國家聲譽;之後,林超英意猶未盡,再在社交媒體發文加多腳,批評特區政府以「一國兩制」作擋箭牌,拒絕與國家一起盡全球保育責任。

何止環團以中港矛盾作為切入點反對新田科技城項目,連近年已疲不能興的民主黨也插上一腳發表意見書抽水,不但強調「國家」十分重視濕地和海岸保育,更引述國家領導人兩年前要求「守住濕地生態,減少人為活動破壞」的講話,代「中央」警告特區政府要政治正確。

今時今日民主黨忽然有「國家」觀念當然不出奇,可是回想2019年黑暴風起雲湧那段日子,現已因35+顛覆政權案淪為階下囚的前黨主席胡志偉,當時開口閉口就是中共、港共政權,那時的民主黨眼中有國家和中央嗎?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令人大開眼界。

環團和民主黨以新的敍事手法批評新田科技城項目破壞環境,實際上向特區政府連環派出多頂「綠帽」,而且一頂大過一頂,包括違反國家環保政策、影響地方關係、濫用「一國兩制」、損害國家形象,以致不遵守領導人指示等。現屆特區政府施政,高度重視香港如何配合國家發展及定位,環團和民主黨借力打力,對號入座從國家環保層面設定攻擊線,一舉佔領道德高地壟斷話語權,一石二鳥既羅織天條罪名綑綁特區政府,令其難堪,百辭莫辯,又「戴頭盔行騎樓底」,打著環保國策幌子轉移借環保之名拖政府施政後腿的質疑。

其實這招「國家」牌套路並非新生事物,早在年初垃圾徵費議題已見識過,當時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與他任內的政治助理區詠芷同時發聲捍衛「親生仔」,黃錦星質疑若錯失今次良機不實行垃圾徵費,如何對得住年輕人,以及配合國家「綠水青山」可持續發展政策;區詠芷則在報章撰文力撐垃圾徵費,直接引述國家領導人也倡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香港應配合國策,兩人異口同聲搬出國策「勸告」特區政府,環團和民主黨今次再打「國家」牌,真是異曲同工啊。

現在環團、政黨言必國家、國策、中央,以國家環保鬥士自居,五年前卻是另一副嘴臉,當時香港街頭汽油彈與催淚彈橫飛,警隊全力打擊黑暴之際,逾二十個環保團體及關注團體突然發表聲明,嚴詞批評警方瘋狂發射七千多個催淚彈污染空氣,危害市民健康,要求林鄭下令限制警方使用催淚彈鎭暴,今日站到第一線反對新田科技城的部分環團,當日都有簽署這份荒謬絕倫,以顏色立場取代環保專業的聲明,請問這些環團,當日聯署之前,是否也有考量國策維持香港繁榮穩定、國家中央要求香港社會各界支持止暴制亂呢?

忽然憶起現正進入求情階段的35+顛覆政權案,其中一名被告聲稱被捕後受僱基本法基金會及維護國安,一直愛國,結果被法官直接打臉,形容這是投機愛國。

環團因應需要展現不同面相,只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那是抹不去的。

文:戴子魚

資深傳媒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