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應推廣手食外賣餐點 文:戴子魚

馬克思有句名言:「歷史總會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成為鬧劇。」

繼垃圾徵費頭炮臨門打不響之後,環境局今年推出的另一項重大舉措外賣走塑,繼續貫徹堅離地施政作風,環保餐具生產商供應的林林總總走塑餐具,不少都是銀樣蠟槍頭,美觀卻不實用,品質經不起市場考驗,網上流傳不少短片,顯示紙刀匙义軟趴趴,不要說切牛扒肉類,連黏結較緊密的米飯也一𢳂即屈,淪為笑柄。

環境局迅速滅火,安排供應商示範環保餐具正確用法,竟然變成對網上片段的認證,狠狠自摑,用一個笑柄代替另一個笑柄,這場大龍鳳再一次示範環保官員冷氣間主觀意願決策,政策配合措施放任市場自流,忽視環保餐具的實用程度能否符合進食外賣食物要求,為本文文首引用的馬克思金句提供完美範例,如果之前垃圾徵費未推出先叫停是悲劇,今次外賣餐具走塑可謂一場擾民鬧劇了。

同一個錯誤犯兩次,第一次是錯誤,第二次就是自己的選擇,即是XX(請自行對號入座),環境局連續兩次自編自導自演踩中地雷鬧劇,或許較合理的解釋就是長期站在道德高地看問題,訂政策,反正引入任何環保措施,在環保團體加持護航、加多兩錢肉緊之下,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異議聲音,變成良好意願,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如果延誤推行,就會對不起子孫後代,成為環保罪人,至於政策出台可能引起的影響,反正環保人人有責,少許不便市民遲早習慣成自然,決策順理成章也習慣成自然。

解決外賣走塑真有那麼難嗎?難在如何做好配套措施,倘若回到起點看問題,走塑就是源頭減廢,減少塑膠廢物污染環境,沒有需求就不會製造供應,循此路進,眼前就有一條絕橋,環境局何不返樸歸真,向市民推廣仿效先民用手進食的原始方法。

鼓吹用手進食難免點起新火頭,先不論對於慣用筷子和刀义食具的港人而言,初期可能難以接受,甚或掀起破壞中國人使用筷子進食的傳統飲食文化爭議,單是衞生問題已經吵反天。其實自新冠疫情之後,港人的自我防護意識顯著提升,大部分人袋中都有支消毒搓手液,現時坊間不少搓手液均標榜無毒殺菌不傷害人體健康,可以安全使用,環境局官員推廣用手進食,只需加多兩錢肉緊,愛心提醒市民吃外賣前先清潔雙手已足以平息質疑,不是嗎?

再者,用手進食只是飲食文化差異問題,其實港人日常也會進食不少手製食品,例如日本壽司,每件都由經師傅手揑才供客人品嚐,可以用筷子夾,也可以直接用手拿;西餐食麵包也是手拿放進嘴裏,還有印度咖喱附上的烤包,亦員是用手掰成小塊再沾咖喱汁醬而食。

如果上述例子還不夠說服力,建議環境局高官們開啓港人眼界,地球上不少南方國家的人民都是用手進食的,就以現時位居人口世一的南亞大國為例,其國民代代相傳單用右手進食的絕技,而盛載食物的食具也是絕對天然的一塊蕉葉,用後即棄無污染,毋須洗碗碟,不會產生即棄餐具廢物,真是慳水慳力夠環保,完全符合環境局源頭減廢外賣走塑的政策目標,大減堆填區每日以百萬計的外賣餐具廢物,可謂一舉多得的環保減廢良策。

當然,改變市民進食方式肯定是一項移風易俗的超級工程,竭誠建議環境局局長聯同下屬官員親自上陣,先向本港的南亞族群學習用手進食的技巧,在局內午餐時間活學活用,再拍成短片大力推廣,如能邀請主導特區環保政策長達十年,剛於早前警告政府叫停垃圾徵費就是違背中央政策、禍留後代的「環保教父」前局長黃錦星出山加持,示範如何用手進食外賣餐點,身體力行發揮環保精神感染力,肯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事實擺在眼前,推廣用手進食外賣餐點是個寶啊,不但一舉解決環保餐具品質不切實際引發的民怨,讓百萬倚靠外賣解決午晚餐的打工仔每日有啖好食,又可以即時減少本港每日數量龐大的外賣餐具都市廢物,餐飲業不再附送外賣餐具也節省成本,真是一舉多得的德政,腦袋滿有智慧的環境局高官們,是時候跳脫舊思維,迎難而上,化危機為契機,制訂一個真正對得起子孫的環保良策,不要「為官避事平生恥」,蒼生萬幸。

文:戴子魚

資深傳媒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