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傳理系學生媒體《大學線》,日前刊出一篇有關關愛隊活動的報道,捕捉到個別關愛隊舉辦的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引起社會議論。筆者認為,關愛隊過去2年的服務,得到社會廣泛認同,但關愛隊服務主要由民間義工承擔,不必過度吹毛求疵,求全責備,社會應以包容的心態,支持和鼓勵關愛隊繼續為社區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非以微小的瑕疵,否定關愛隊的積極作用。
關愛隊是政府完善地區治理架構的重要服務隊伍,由經過政府遴選的民間社會團體承辦,必須依照政府地區民政事務處擬備的項目綱要,完成服務要求和達成關鍵績效指標。政府為關愛隊提供部分資源,亦鼓勵承辦關愛隊的社會團體透過贊助、捐贈或團體內部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關愛服務。
關愛隊自前年(2023年)率先在荃灣和南區試行,其後並在全港18區全面啟動,成立了452支關愛隊,全面推展社區關愛服務,近兩年的實踐中,關愛隊的服務表現,總體上令人滿意,尤其是在過去兩年中,香一,提供關愛服務令人印象深刻;將軍澳區在暴雨後出現水浸停車場的險情,將軍澳關愛隊立即出動,做到災情上達,協助政府部門快速應變,處理災情,發揮重要作用。
18區452支關愛隊在社區服務中,留下許多感人的片段,切實發揮了關愛隊促進社區融和,協助政府強化社區治理的作用。關愛隊的作用值得肯定,關愛隊員的勤勉工作和無付出值得尊敬。特首去年10月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稱讚關愛隊勤奮用心,提供多元關愛和支援服務,大獲市民讚賞,更表明將恆常化關愛隊的撥款,並在下一期撥款,增加資助金額五成,支持關愛隊工作。
政府成立社區關愛隊之後,社會對關愛隊的服務有很高的期望,甚至希望關愛隊能夠承擔起社區居民所需要的所有服務,不論大事小事,居民一有事,就想到關愛隊。社會對關愛隊的期望很高,反映出對社區服務的需求殷切,這也已經成為政府和承辦關愛隊服務的社會團體,不斷提高關愛隊服務水平的最大動力。
不過,社會各界在對關愛隊服務有很高期望的同時,也須顧及一些現實條件。承辦關愛隊的團體都是民間社團,不同的社團因各自的歷史、資源、組成不同,舉辦各類服務的能力和經驗也完全相同。更何況,關愛隊隊員,全屬義工,每隊只有8至10人,卻須服務大約1.7萬社區居民,而且絕大多數隊員,不具備專業資格,也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正規培訓,參與關愛隊服務完全是出於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社區的關愛情懷,他們在社區的工作,都是無私的奉獻。
《大學線》的學生記者在參與部分關愛隊舉辦的活動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非關愛隊隊員穿上義工制服拍照,有長者參與為年青人舉辦的講座等,這些原本不是甚麼大問題,也不會影響到服務的宗旨。正如社會不必要對各種民間團體舉辦的有益社會的活動,作出過度指責,也實在沒有必要對關愛隊的活動過度地吹毛求庛,小事化大。
當然,政府和關愛隊的承辦者,也應開放地接受批評,不斷改善和提高服務水平。政府尤其應為關愛隊增加資源,為關愛隊服務提供必要的指導,為關愛隊隊員提供專業培訓,讓關愛隊能為社區提供更好的服務。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