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產生的議員絕非民主大倒退 文:劉勇飛

立法會近日三讀高票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代表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政治改革,尚算暫告一段落。然而,至今仍不時聽到坊間不太了解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的議員是何許事物,甚至有心人士伺機故意曲解誤會大眾,實際上選舉委員會絕不是什麽新鮮事物,更不是反對派所指的民主大倒退,只是中央政府期盼香港特區能夠回歸初心,促使香港集中精力經濟和民生發展追趕未來良機的果實。

1981年,港英政府因應中英談判和香港前途問題,發表《地方政制白皮書》,開始在地區層面推行政治改革和舉行選舉,作為發展代議政制的先驅。1984年,港英政府進一步推行政制改革在當時的立法局下手,並發表《代議政制白皮書》。1985年,正式開始引入間接選舉的功能界別選舉,同時也引進選舉委員會選舉。1991年,立法局引入直接選舉。

選舉委員會選舉,俗稱大選舉團。港英政府在1985年首次引入立法局選舉的時候,有12名議員,1988年議席不變,1991年因引入直選而曾經被取消,後在1995年又重設,有10名議員。香港回歸後,第一屆立法會的功能團體選舉的議員30人,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有10人,分區直接選舉的議員,有20人,共60人。第二屆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有6人。第三屆取消了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直至第6屆。今年12月舉行的第7屆立法會,再次出現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有40人。

港英時期選委會議員屬間選

港英時期的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是由市政局和臨時區域議局,以及全港區議會組成,有資格投票的選民是市政局、臨時區域議局議員、區議員。投票方式和做法,略與目前第六屆立法會的區議會(第一)議席相似。

香港回歸後第一屆和第二屆的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是由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的800名委員,投票選出第一屆的10名議員和第二屆的6名議員。

在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沿襲回歸後第一屆和第二屆的做法,交由選出行政長官和賦權提名立法會議員的選舉委員會的1500名委員,投票選出40名議員。

回歸後重視社會均衡參與

港英時期的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體現出間接選舉,並把地區政治引入立法局的層面,導致立法局和社會變得民粹和激進化。香港回歸後及在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則舊四大界別及新五大界別的社會各界代表選出,體現出均衡參與,以及廣泛代表性,有助減少民粹主義。

從港英時期及回歸後的選舉委員會的產生辦法或組成來看,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選舉委員會絕不是新鮮事物。至於是不是反對派所指的民主大倒退,也可以肯定地說,表面是,實際不是。

為什麼不是?英國對香港實行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時期,在1843年開始設立了立法局,但只是港督制定法律的諮詢機構,不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構,港督完全掌控立法權。直至1985年後,港英政府發表《代議政制白皮書》,在立法局全面推行政制改革。由1985年至1997年,即使港英政府引入功能組別選舉、地區直接選舉和選舉委員會選舉,但無論結果怎麽樣,港督或港英政府的親信仍在立法局,仍可手握大多數票,對其管治影響甚微。

然而,回歸後的香港特區政府,由於在立法會無票,且在過去廿多年被反對派仍手握關鍵否決權,加上自佔中後反對派涉嫌緊密配合反中亂港人士和外部勢力爭奪香港特區管治權,越加過火的拉布行為已完全癱瘓立法會令其無法有效運作下去,以及社會出現越來越嚴重民粹主義。因此,逼使中央政府出手,推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大原則。

中央期盼香港回歸初心

在這些條件和因素之下,中央政府推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重新構建及賦權選舉委員會為核心,以及給予選委會選舉產生較大比例立法會議員的「234方案」,因而再次促使引入選舉委員會選舉的議員的政治選舉制度的做法。這些條件和因素有三個特徵,包括:第一. 因應香港當前政局和當前國際環境而推出的政制改革,非如反對派所指的民主大倒退,他們這樣說完全是有意扭曲事實,完全無視香港當前國際環境的實際情況。

第二. 港英時期的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把地區政治成份引入立法局,容易出現和提高民粹主義,導致事事民生政治化。香港回歸後及新選舉制度的選舉委員會議員的產生辦法,則是在舊四大界別及新五大界別組成,體現出均衡參與,廣泛代表性,集體決定,有助壓止民粹主義,讓社會冷靜下來。

第三. 港英政府在1843年開始設立立法局,並在1850至1991年引入委任性質的非官守議員,與官守議員合作無間,互通有無。港英政府委任的非官守議員,都是社會賢達,上流精英。在香港回歸後及新選舉制度的選舉委員會議員,充分體現出舊四大界別及新五大界別的社會各界的均衡參與,以及廣泛代表性,類似港英時期的非官守議員。兩者有一點不同的是,當年的非官守立法局議員是委任形式,完全沒有選舉,而今日由選舉委員會產生的立法會議員,仍需經過1500名選舉委員會委員投票產生出來。

重構選委會乃破局良策

最後強調,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產生的議員不是新鮮事,反而是中央政府期盼香港特區回歸初心。從1985年,港英政府引入間接選舉的功能界別選舉和選舉委員會選舉,又在1991年引入直接選舉,過去30多年以來,立法局或立法會就過着吵吵鬧鬧不理民間疾苦的日子,香港亦因立法會的混亂而進入一盤死局無法走出來。

過去30多年,香港因立法會的死局,錯失多少良機。中央政府出手重構選舉委員會,是破局良策,既能選出行政長官,也能選出40名選舉委員會立法會議員,這有助擴大香港社會進行有序的政治參與和更加廣泛的代表性,也為香港營造更加穩定和安全的政治環境,更將有利強化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制度,提高特區政府的治理效能。

文:劉勇飛

「就是敢言」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