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宣佈“粵車南下”,該政策爭取於今年11月正式啟動實施,“粵車南下”為初步實施階段,每日配額100輛車,車輛可駛入香港市區。隨著大灣區的發展,雖說粵車南下也勢在必得,然而政策的推進也影響著不同群體的利益和地區的發展,其對香港選舉的影響也頗為複雜。

香港道路資源和承載能力有限,若大量粵車集中南下將可能給香港的道路交通帶來巨大壓力,這次只批100個名額可謂小試牛刀,往後肯定會逐漸提升,因此往上提高“上限”時必須視乎屯門分流道的工程進展,分流道未完成的話,南下粵車全部需在青馬大橋和汀九橋進行分流,目前唯有屯門分流道完成,才可完備整個交通系統,把南下粵車預先區別出往市區和新界以及過境的車輛;另一方面香港停車場和泊位位置分散,很多泊位處略遠於市面的多層停車場不受駕駛者歡迎,空置出很多沒人選用的偏遠車位,相反熱門方便的停車位置嚴重不足,而粵車南下後,我們可以將這些空置率高的停車場列出來重點安置南下車輛,避免本地居民與南下車主之間關於停車資源的爭奪;目前政策規定的資格條件僅限於部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特定車輛,引發了公平性的質疑,其實可參考自由行做法,先讓超一線市居民申請,往後再擴展到內地買車的港人以及一線城市居民,這樣可以堵反對派之口;

建制派內部大都希望借支持政策提升自身在選民中的支持率和影響力爭取更多的選票,從整體來看儘管粵車南下的議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制派內部部分人士的投票積極性,但由於黃絲和黑暴勢力一向抗拒所有灣區融合政策,使政策難以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和認可,因此議題對整體提高投票率該無太大幫助,選民在投票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政策本身存在的一些有待完善和優化的問題,也使得選民在投票時會更加謹慎和理性,除非有建制派候選人明目張膽反對粵車南下激起漣漪。
文:陳思靜
擊劍任俠 快意恩仇 浪蕩宦海 十載浮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