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恐怖籠罩台灣 文:陳國祥

國民黨黨工正在一個個被抓走,不是因為犯了重罪,而是進行罷免民進黨立法委員的連署作業,被查出其中有不少死人列名連署,黨工因而被指控涉嫌偽造文書。全台灣各地檢察機關正大張旗鼓搜查國民黨黨部,聲請羈押涉案大批黨工與志工,看來沒有歇止跡象。

目前已被處置的黨工計有:新北市羈押1人、交保15人、無保請回3人;台北市羈押3人、交保6人、無保請回1人、訊後請回1人;台中市羈押2人、交保5人;基隆市羈押2人、交保7人、訊後請回2人;宜蘭縣羈押3人、交保9人、無保請回1人;高雄市羈押1人、交保1人、無保請回1人;台南市羈押2人、無保請回3人;花蓮縣交保7人。這些人都是參與罷免民代的黨工或志工,查有連署不實,過去的往例是選務機關將其剔除,而不會由檢察機關以刑事法罪嫌偵辦。

台灣的民主法治已出現重大危機。民進黨政府正打出組合拳捍衛其執政權,包括連署不實以偽造文書罪起訴,大陸配偶發表不符執政黨旨意的言論取消其居留權,以及進行國家安全法的修訂,準備布下天羅地網,以嚴刑峻法管控涉及兩岸交流事務的民眾。

「綠色恐怖」的陰霾籠罩台灣上空,烏雲越來越厚,許多民眾擔憂,當局雖然不至於宣布戒嚴,但實質戒嚴及恐怖統治勢不可避免。

賴清德已將對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民進黨立院黨團上個月預告,將提出「國安十法」的修法,未來每個立法院會期都是所謂的「國安」會期,甚至不排除朝向提出「國安十五法」方向進行。這顯然是想將新綠色恐怖以,「國安」名義借屍還魂,把《國安法》修成類戒嚴法,鍛造一套對付在野人士與參與兩岸交流活動人士的法律工具。

民進黨執政後勤修「國安」相關法律,2019年修「國安」五法,制訂反滲透等法,全台法規資料庫中與「國安」有關的法條已多達397條,如今又要再修《國安法》,愈修愈嚴,管制的範圍愈來愈廣,目的無非是要對付在野人士。蔡英文執政時期修訂的「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許多條文比港版國安法還粗糙,以致於一些原來合法的活動,現在只要與境外敵對勢力有一些連結,就可能變成犯罪行為。

賴清德政府以反制中共滲透的理由,以擴張行政裁量權、司法政治化以及修訂法律的方式伺候在野及有異見者,為執政黨打造嚴實的權力保護網。最具威嚇力的是賴清德提出「國安」五大威脅與十七項因應策略,其中包括強化「國安」法制進一步提出「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兩岸關係條例等修法,嚴管兩岸交流事務,行政部門也持續清查及管理軍公教人員。

民進黨政府以「國安」為名進行的各式行動,不但引起在野黨擔憂「綠色恐怖」,社會上也已普遍存在實質戒嚴的憂慮。過去黨國威權時期,民眾受到「白色恐怖」陰霾籠罩,如今台灣解除戒嚴及民主化已逾30年,如今賴政府因反共、抗中而打壓人民的自由權和在野黨的制衡能量,與當年的威權統治如出一轍,令人擔憂將對台灣民主與法治發展與深化產生極其負面的影響。

最可悲的是許多司法人員違背獨立自主立場,甘願扮演執政黨鷹犬的角色,淪為其整肅異己的工具。台灣許多有識之士引以為憂,他們以歷史為鑑,指出德國納粹時期,不乏知名法律學者參與建立納粹政權的法律理論建構,甚至刻意排除猶太人的各種基本權利義務,提供納粹政權鞏固法律秩序的支柱。這些違反人道的法律見解違背「人性尊嚴不容侵犯」的原則,造成人權的重大傷害。諸多執法人員更是令人髮指的幫兇。

執政者為了保權與擴權而有侵犯民主法治的企圖,但如果沒有各領域掌權者以及學者專家做其幫兇,為其獻策、使力執行,則執政者為非作歹不致於如臂使指般順利。看當年的法學英才與政府官員如何成為納粹幫凶,再看今天台灣那些幫執政者編造謊言及獻策及衝鋒陷陣的學者專家與檢調人員,實有近似之處,他們難道不會為自己為「綠色恐怖」添磚加瓦而感到羞愧嗎?

文:陳國祥

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為傳媒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