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於上周五(3月28日)發生毀滅性的地震,發生已接近三日,最少1700人死亡。地震強度為7.7級,震央為中部區域鄰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距離首都內比都大約100公里。


我於多年前遊覽過曼德勒,曼德勒是緬甸古都,約有150萬人口,該市山上有眾多佛教建築物,山上號稱有二百多座大佛塔和寺院,上千座的小寺院,成為全球最多佛塔寺院的勝地。
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經過去,但仍有很多人被困在廢墟中。由於緬甸多年內亂內戰,基建設施嚴重匱乏和落後,通訊網路不暢,以及道路和橋樑受損,甚至電力終斷令搜救工作受到極大阻礙,從各方面資訊及電視上看到,這埸地震災情十分嚴重,災後重建工作將需要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方能修復建好。

有關緬甸歷史,據考古發掘的證據,人類在緬甸定居的時間至少已有13,000年,公元10世紀起緬族、孟族等族建立起結合印度教與佛教之王朝。19世紀末淪為英國殖民地,太平洋戰爭時曾被日本佔領統治,戰後獨立建國成為共和國。自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以來,國內叛亂與衝突持續發生,原因甚多,包括國內種族矛盾,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與國家武裝力量爭奪,少數民族爭取地方的自決權,而更為嚴重是制度貪污腐敗,軍權過大。
緬甸聯邦共和國全國面積為676,578平方公里(廣東省為17.8萬平方公里),人口 5417萬,共有135個民族,緬甸主要自然資源有礦產資源、林業資源、水利資源、漁業和海洋資源。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鎢、鋅、鋁、銻、錳、金、銀等及一些稀土礦產,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緬甸缺乏地質通盤勘查的能力,因此對整個礦藏的儲量及分布情況不完全清晰,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礦藏存在。緬甸亦有豐富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緬甸中部和沿海地區。
很可惜,緬甸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1407美元(新加坡88450 美元,香港75130美元,泰國7810美元),是屬於全球最落後貧窮地區之一。2021年2月1日,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推翻同時拘捕了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總統溫敏,中央政府內閣成員和14個省邦領導人,這些人至今仍為階下囚。軍政府成立至今,反政府武裝組織一直和政府軍作戰,並且成功奪取了該國西部和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及首次攻佔了軍政府的兩個地區指揮基地。緬甸多年來深陷內戰之苦,而且又和東盟各國不和,成為孤立國家。

不僅如此,緬甸成為亞洲區電詐中心,因為多年來中緬、泰緬邊境地區,並非由緬甸政府控制,而是由多個民族軍隊或民兵控制,割據一方,各自為政,給詐騙集團提供溫牀和保護。據聯合國消息,由於泰國政府未能進行強有力地干預,電詐園區操控以萬計受騙者進行詐騙活動,以及販毒,人口買賣,玉石和木材偷運中心。
泰國總理佩通坦於今年二月訪問中國時表示,日後將深化與中國的合作,爭取中資支持發展東部經濟走廊(EEC)計劃。為了打擊困擾整個地區的網絡詐騙中心,泰國政府將採取切實徹底的措施,通過切斷水、電、網絡和能源的供給,斬斷各種跨國犯罪活動的循環鏈,她回國後坐言起行,並親到泰緬邊境視察地方官員執行情况。

所謂「愈窮愈見鬼」,一個原本資源如此豐厚國家,人民生活卻過得如此貧困凄凉,這完全是領導人無方,又沒有智慧魄力去進行改革創新;如果敏昂萊肯虚心受教,多派些官員來中國學習,雖然「起步遲但仍有得救」,這次緬甸惨受地震天災,希望敏昂萊趁此認清誰是真正朋友,他要學識中文「患難見真情」的意義。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