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護主義最終只會傷害自己 文:藺常念

美國總統拜登在5月14日,宣佈向中國180億美元的進口,徵收特別301條懲罰性關稅。範圍由鋼、鋁至半導體、太陽能發電板、醫護機械、鋰電池及電動車。其中以電動車徵稅最重,由現時25%,提高3倍至100%。鋰電池則徵收50%關稅,鋼鋁關稅達到25%,理由是中國產能過剩,受到國家補貼,以低於成本價傾銷全球。美國一定要設立懲罰性關稅,來保護美國自己的汽車產業。其中向電動車徵高稅,來保護美國汽車產業。

事實上美國汽車業界人仕已經達到共識,中國電動車有絕對成本優勢。如果讓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對美國車廠有災難性後果。現時美國3大車廠:通用,福特,及佳士拿,根本不是對手,會被中國電動車廠消滅。現時,美國3大車廠在中國業務可以反映現況。通用汽車本來是中國汽車市場第2大外資車廠。近至2015年,通用汽車的雪佛蘭及標域佔中國市場15%。中國市場佔通用汽車總利潤20%。但經歷冠狀病毒3年,及最近中國電動車的崛起。通用汽車市佔率減半,2023年市佔率只剩下8.6%。2024年首季,通用中國錄得虧損1.06億美元。問題是通用汽車沒有一部平價電動車,可以在中國極度競爭的電動車爭一席位。福特汽車現時放棄了中國市場,反而利用空置產能在中國生產汽車出口至海外。2023年福特汽車從中國出口100000萬車住南美洲。佳士拿和廣汽合資公司在2022年結束,不再在中國生產吉普車。現時只是從美國進口吉普車。佳士拿現時只有在零跑汽車20%股份。最有競爭力的特斯拉,是唯一現時再擴張的美資車廠,也需要多次減價,爭取市佔率。特斯拉中國產的電動車,也出口去其他國家。

直至最近本來美國向中國電動車徵收27.5%的關稅。由於美國對中國貿易的敵意。沒有一間中國電動車廠企圖出口去美國。最近拜登總統宣佈把中國電動車進口稅增加至100%,實際上影響輕微,因為中國車廠根本沒有開發美國市場。向中國電動車徵收100%,美國基本上把中國電動車拒之門外。同時美國也向中國汽車用鋰電池徵收50%關稅。目標是澈底打擊中國電動車業,趕盡殺絕。中國最大電動車廠,比亞迪已經展開在墨西哥生產電動車的可行能研究。如果比亞迪在墨西哥生產電動車,按北美洲自由貿易協議。美國必須讓墨西哥生產電動車免稅進口。到時美國可能用其他招數來阻止比亞迪汽車進口。

美國向中國產電動車徵收100%關稅,對歐盟構成壓力。有異於美國,現時歐洲車廠已經從中國進口電動車。寶馬的電動車i3,全部都是在中國生產。中國電動車廠已經在歐洲準備建立6個生產基地。比亞迪計劃在匈牙利建一間大型廠。蔚萊也計劃在匈牙利建廠。吉利計劃在波蘭建廠。Chery計劃在西班牙建廠。吉利透過子公司富豪在法國及斯諾佛克建廠。同時中國電池廠或歐洲車廠計劃在歐洲興建9間汽車電池廠。由於本身利益,德國及匈牙利都反對歐盟對中國產電動車徵懲罰性關稅。歐盟極大可能不跟隨美國向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

美國第3大車廠佳士拿Stellantis 總裁Tavares 警告,美國懲罰性關稅是一個對自己的陷阱。保護主義根本上不能解決問題。美國車廠躱在貿易堡壘後,競爭力只會越來越弱。將來會失去競爭力,及最終失去市場。歐美車廠一定要向中國車廠學習,怎麼把生產成本降到能夠和中國競爭。如果不能和中國車廠競爭,就不如入股中國車廠,成為其中份子。Stellantis持有零跑20%,將會成為零跑電動車歐洲代理。用零跑生產的平價電動車,打入歐洲市場。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也表示反對向中國電動車收懲罰性關稅。他也認為美國車廠應學習怎樣面對競爭。

中國電動車打入世界汽車市場,有如50年前日本汽車打入世界市場。日本汽車成功進入歐美市場,但50年之後歐美車廠仍然生存。只是日本汽車佔了平價車市場。德國的平治,寶馬仍然維持市場地位,豪華車仍然是歐洲車天下。但美國車廠沒有學到教訓,仍然依賴國家保護主義生存。美國車廠競爭力最弱。現在拜登總統的保護主義,只會令到美國車廠更加沒有競爭力在這環球汽車市場生存。美國車廠要學習怎樣在公平市場下競爭,而不是要美國政府保護。

文:藺常念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