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維持息率不變,有市場投資者甚至乎認為最快明年第1季便會調頭減息。當然,美聯儲的態度依然強硬,並認為通脹率依然偏高,但決策官員亦表示需要進一步時間觀察現階段的加息幅度是否已足夠。此外,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由5厘回落至4.2厘。即使我們仍無法斷定美聯儲何時才會啟動減息,但最低限度來說,今次的加息周期理應開始進入尾聲。
當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回落之際,港拆息卻突然抽高,1個月HIBOR曾升至5.65厘,創16年新高。於12月6日,才輕微回落至5.42厘之水平。為何當美元利息有即將見頂回落跡象之際,港元拆息卻反其道而行,並忽然大幅抽高呢?
有市場傳聞指,某些大銀行刻意降低拆借給其他中小型銀行的資金,從而扯高同業拆借息率以圖利。為何會有這些說法在坊間流傳呢?除了美元及港元息率呈背馳之勢外,港元息率仍沿用舊制而尚未進行改革,難免會惹人遐想,使人懷疑某些大銀行或許尚有上下其手的空間。
筆者認為這些傳聞並沒有任何實質證據,只能算是以訛傳訛的謠言。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近2年來坊間對港元拆息走勢的看法及解讀,其實出現了自相矛盾的觀點。
自美聯儲開始加息以來,港元拆息並沒有完全跟隨。港元拆息在大多數時間處於比美元利息略低之水平。起初香港金融界人士錯判形勢,居然認為美聯儲不會加息。但當美聯儲連番加息後,坊間便改變看法,曾一度擔心當銀行結餘跌穿1000億的水平後,港元拆息會「追加」而反超美息。
及後,本港銀行結餘金額跌穿500億港元,但港拆息卻沒有跟從美元急升,即使在每季年結前仍會被袖高,但每季度完結後,港拆息又會回落。坊間普遍相信,現時香港經濟不景氣,即連城中富豪、大型地產發展商或著名物業投資者等都有資金壓力。大型銀行擔心如追隨美國加息步伐會影響香港整體經濟,因此不敢貿然加息。
如果早前大銀行願意為香港整體經濟的穩定而堅拒加息,為何如今忽然又想為了圖利而刻意扯高拆息呢?這些說法不僅自相矛盾,還過份高估香港銀行對利息走勢的控制能力。在聯繫匯率下,香港各大銀行並不可能有能力扭轉利息走勢。
我們不妨把這些沒有證據的「陰謀論」擱下,並先看清楚當前形勢。為何美元利息有見頂回落之兆,但港元拆息卻偏偏在這時候抽高呢?
其一、年初銀行結餘達1000億港平,近日卻跌至只有480億港元,銀行體系內的資金確實明顯下跌。其二、近來在美國政府的主導下,有大型基金拋售港股,並揚言要撤出香港,港股更由本年1月27日的22,688點,跌至12月6日的16,327點。其三、本年初香港商界還憧憬通關後,本港經濟及樓市會有「小陽春」,但復常後「自由行」旺丁不旺才,內地資金亦當然沒有蜂湧來港「托市」。港商期望盡數落空,物業市場疲弱,已擴散至住宅市場。當10月中港府發表施政報告後,投資者終於「死心」,並確認沒有任何振興樓市的措施,整體香港經濟及市場氣氛便於11月起開始「急轉直下」。
現時香港經濟環境及氣氛非常差。工商物業市場水靜鵝飛,絕大部份10億港元以上的商舖及商廈幾乎無人問津。1億元上下的工商物業的情況亦不理想,就算賣家願意大幅打折也不一定成功。對持有物業的投資者來說,現時租金收入不足以付息,每月皆「入不敷支」,即使想出售物業「套現」卻無人肯承接。此外,很多香港銀行的「物業貸款額度」早已用滿,甚至乎於明年有可能無法增加額度。有實力的投資者就算有興趣入市,亦未能成功取得銀行貸款。
這趨勢已蔓延至住宅市場,普遍發展商的1手樓銷售並不理想,連番打折及提供優惠才可吸引到少量買家。2手市場的賣家更需要割價才有可能成功賣出手上物業。
綜合來說,香港經濟環境及物業市道正急轉直下,資金壓力增加,才會扯高港息。當港息增加後,亦會反過來使經濟進一步惡化。我們只能寄望美聯儲的加息周期盡快完結,香港商界才會有喘息的空間。
暫時來說,由於香港尚沒有出現大規模裁員的情況,所以一般小市民還未感受到這份壓力。港府決策官員如果只本查看滯後的經濟數據,並僅以現時香港市區內、小市民的消費情況作為參考,可能還沒有發現經濟情況之險峻。
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並走訪商界各階層,理應不難發現本港經濟形勢正急促惡化,早已到達「迫在眉睫」的時刻。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