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香港引領綠色轉型的新機遇 文:劉建誠

近日,身兼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要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席指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議題的基礎之策,要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協同推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習主席的講話為我們指明了綠色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也為香港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機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既要承擔減排的責任,也要把握綠色經濟的潛力。香港政府制定了《香港2030+:跨越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闡述了香港2030年以後全港空間發展策略,其中包括評估全港由2019至2048年的30年期內整體土地需求及供應,以及闡述土地供應來源的空間規劃框架。《香港2030+》的願景是建設一個更宜居、更具競爭力、更智慧、更可持續的香港,並提出了多項綠色措施,包括:

– 優化土地利用,提升城市設計和綠化,提高生活質量和環境質素;

– 推動低碳轉型,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 推動循環經濟,減少廢物產生和資源消耗,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的比例;

– 推動綠色交通,發展公共交通和非機動交通,減少私家車的依賴和排放;

–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綠色債券和其他綠色產品,支持綠色項目和企業的融資;

– 推動綠色科技,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發和應用,提升綠色創新和競爭力。

這些綠色措施不僅能夠改善香港的環境和生態,也能夠創造投資和就業機會,包括綠色能源供應、新能源運輸工具、減廢回收、轉廢為能、綠色金融、綠色規劃、科技創新等,為香港下一代帶來各式各樣的發展機遇。

《香港2030+》是一項關於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政府於2021年10月8日公布了《香港2030+》的最終報告,詳細闡述了整體土地需求和供應的評估,以及概念性空間框架的建議。

根據最終報告,預計整體土地需求約為6 200公頃,而土地供應共7 300公頃,包括已推展或處於較成熟規劃階段的土地供應約3 200公頃,以及中至長期的可能供地項目約4 100公頃。這些可能供地項目主要來自兩個都會區,即維港都會和北部都會區,以及兩條發展走廊,即西部經濟走廊和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

《香港2030+》的最終報告是經過廣泛的公眾參與和持份者諮詢後制定的,反映了社會的需要和期望,也把握了國家和區域的發展機遇。然而,這並不代表《香港2030+》的工作已經完成,政府仍需繼續推動和落實相關的規劃和發展項目,並定期檢討和更新《香港2030+》的策略和建議,以配合社會的變化和發展。

對於《香港2030+》的改善建議,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 加強與國家和區域的合作和聯繫,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支持和優勢,促進香港的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

– 加強與市民和社會的溝通和教育,提高公眾對《香港2030+》的認識和支持,解決可能出現的疑慮和阻力,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和貢獻香港的未來發展;

– 加強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和改善,實現綠色轉型和碳中和的目標,提升香港的環境質素和生活質量,並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挑戰;

– 加強對社會和文化的關注和尊重,平衡不同利益和需求,促進社會共融和和諧,保留和發揚香港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增強香港的身份認同和凝聚力。

習主席的講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綠色發展的新視野,也為香港的綠色轉型提供了一個新契機。我們應該把握這個機會,積極參與和支持綠色發展,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和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文:劉建誠

註冊專業法務會計師
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