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風雲變幻的今天,有關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聯匯)的未來走向,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彭博一篇評論報道指出,在特朗普於2020年擔任總統期間,其顧問曾考慮推出破壞港元聯繫匯率的反制措施,但最終未獲實施。然而,作者認為,隨着香港的美元儲備增加,中國或會利用港元作為競爭工具,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特朗普團隊的態度可能會出現變化。這一報道再次引發了市場對港元脫鈎機會增加的議論。
聯匯脫鈎:一個人性問題
其實,有關香港聯繫匯率何時脫鈎的問題,已經討論多年,但政府一直強調不會主動改變這一制度。在這裡,我想強調一點: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人性問題。人總是逃避責任,不會主動去拆炸彈。因此,無論如何分析,最後只能被動脫鈎。
首先,從財金官員的角度來看,他們一定會否認有脫鈎的打算。因為匯率問題是一個信心問題,是要靠市場預期去實現的。即使官員真的有考慮脫鈎,也一定會說沒有,否則市場就會自我實現。這就像夫妻之間的對話:「老公,你有無打算跟我離婚?」你當然會說「沒有」。即使你外面有人,已經在準備離婚,你都會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否則就只能馬上離婚。所以,記者去問財金官員是否有脫鈎打算,是一個極度愚蠢的問題,也是大家都「心照」的問題。
其次,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沒有人會動手去閹割自己,只能被動地接受變化。按道理,主動脫鈎會比被動好,因為你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做好準備。但無論如何,脫鈎一事一定會引來很大的衝擊,令市場在一段時間內動蕩不安,影響經濟表現。如果主動脫鈎,那麼主動去拆彈的官員就要承擔全部責任。相反,如果被動脫鈎,那麼就可以歸咎於外在因素,雖然客觀上可能衝擊更大,但民眾的主觀觀感不會將主要責任歸咎於官員,而會認為是被動的。因此,無論誰做官,都一定會等到被動脫鈎的那一天。
聯匯制度的現實困境
理論上,香港的實體經濟越來越與內地掛鈎,甚至海外的貿易夥伴也慢慢變為「一帶一路」等發展中國家。經濟掛鈎內地和發展中國家,貨幣卻掛鈎美國,這是完全不同步的。這導致經濟好的時候貨幣政策寬鬆,經濟差的時候貨幣政策緊縮。然而,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等待那個「天要下雨」的一天。
特朗普快將於一月二十日正式再度上台執政,聯匯制度可能成為中美角力的「新戰場」。正常而言,港元「美元化」對於華府有益無害,聯繫匯率恰恰是「美元霸權」的見證。但特朗普行事作風不太正常,不排除為了損人而不惜累己。特區政府應該未雨綢繆,預先制定應急方案。例如,研究改革聯匯制定「B計劃」,或者參考新加坡曾經的做法,將港元改與一籃子貨幣掛鈎。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