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破冰之旅與急起直追 文:吳桐山

香港運輸署近日批出了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標誌著自動駕駛技術在香港正式邁出了實地測試的重要一步,很大機會是內地的自動駕駛品牌“蘿蔔快跑”。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無疑為香港的科技創新和未來交通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欣喜之餘,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香港在發展自動駕駛的道路上,既擁有獨特的優勢,也面臨著不容忽視的挑戰。

首先,從市場規模來看,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其交通市場卻相對有限。香港地域狹小,大部分土地被劃為郊野公園,道路和車輛保有量遠不及內地一線乃至二三線城市。這意味著,從量上來說,香港的交通市場並不佔優。但正是這樣的環境,也促使香港在交通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尋求更高的突破。自動駕駛技術的引入,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通過減少人工成本、提高交通效率,自動駕駛有望在長遠上大幅降低香港點對點交通的成本,這無疑是香港發展自動駕駛的一大優勢。

然而,優勢之外,挑戰同樣嚴峻。其中,公眾教育成為當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香港,網約車至今仍未全面合法化,這導致大多數市民對網約車的使用經驗幾乎為零。而自動駕駛的呼叫界面與網約車相似,對於仍然習慣傳統打車方式的香港市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相比之下,內地市民由於早已習慣了網約車的使用,過渡到自動駕駛將會更加順暢。因此,如何提升香港市民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和使用意願,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在此背景下,筆者認為,香港政府應當大膽推進網約車的全面合法化,為自動駕駛的發展鋪平道路。多年來,特區政府在網約車問題上一直顯得猶豫不決,未能有效打破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如今,面對自動駕駛這一新興科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政府應當展現出更大的魄力和決心,勇於試錯、敢於創新。應用新科技總是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和成本,但唯有如此,才能在新興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此次運輸署批出的先導牌照,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這僅僅是起點,未來的路還很長。在測試期間,車上將常駐有後備操作員以確保安全,這也體現了政府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時所持的謹慎態度。然而,謹慎並不等於保守,政府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鼓勵更多機構和企業參與進來,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香港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對現有交通體系和城市管理的一次深刻變革。因此,政府在推進自動駕駛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如何與現有的交通設施、法律法規以及城市規劃相協調,確保自動駕駛技術能夠真正融入香港的城市生活之中。同時,也應當注重公眾教育、完善法律法規、協調城市規劃,確保自動駕駛技術能夠真正為香港市民帶來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體驗。只有這樣,香港才能在自動駕駛的浪潮中乘風破浪、急起直追。

文:吳桐山

時事評論員、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