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教訓?又是唱衰英國的時候 文:悠然

2024年5月20日,主管調查血污案的布賴恩·蘭斯塔夫公佈了約2,500頁的調查報告,譴責英國「歷屆政府、國民醫療服務體系和血液服務機構」。首相辛偉誠爲歷屆政府的「失敗」道歉,稱這一天是英國的國家恥辱日,並承諾將不惜代價賠償受害者。

血污案是什麼案?

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當時英國因國人捐血難以自給自足,因此從美國入口血液以滿足需求,但美國捐血是可以有償的,很多窮人、癮君子、囚犯都會通過捐血來賺取生活費。所以,美國的血液存在着巨大的風險,每一批都是由上千名捐血者的血液混合而成,即使只有一名捐血者的血液中含有傳染性病毒,整批血液都會被污染。

於是,美國給英國的血液部分血液受到愛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污染,導致30,000名英國人感染愛滋病或丙肝病毒,目前已造成約3,000人死亡。據英國媒體表示,上述數字每週還在增加。

這算得上是英國公共衛生系統有史以來的最大醜聞,如果這次血污事件是突發的人為疏忽,還有點情有可原,但整個過程,卻是英國治理和制度的失敗,從官僚主義到官官相衛,再到投票民主的缺失。

根據一些披露的文件顯示,早在1981年,主治醫生就知道這些血液可能會導致愛滋病和肝感染,但是一直未有被上報,問題血液的使用一直持續到1986年。而英國的衛生和社會保障部門在1983就收到過血液製劑存在傳播愛滋病的風險,建議撤回從美國進口的血液,但未被採納。

一些患者當年確診後起訴政府,英國政府給一部分人2萬英鎊賠償作爲封口費,讓他們簽署協議、保持沉默。

曾擔任衛生部部長歐文勳爵表示,政府早已將能解釋當時情況的文件銷毀。由於英國當局無視風險並長期隱瞞真相,導致了這一長達數十年的醜聞。

英國政府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知道污染的血液流入英國,但每一屆政府都不希望這件事爆發在自己任期內,因此儘管一直有人呼籲展開調查,但還是一屆接着一屆瞞,代代相傳的隱瞞,隱瞞了30多年。

到了2017年,英國即將舉行大選,執政的保守黨首相文翠珊被四面圍攻,左支右絀下,才宣佈調查血污件事。

不過,文翠珊政府不想事件在自己任內爆發,採取了拖字訣,對民間已有的調查結果不予採用,由官方重新調查事件,這一拖又是7年過去了,拖到辛偉誠這一屆的時候,終於拖不下去了,結果,一個拖了30多年的陳年舊案在他手裏引爆。

那問題來了,三十年來歷屆英國政府為何不主動調查事件呢?

第一是英國血液真的不足,而美國是世界第一賣血大國,爲了維持英國的血液供應只能繼續從美國進口,而爲了解決美國進口的血液可能有毒的問題,英國政府從1987年就對美國進口血液製品作熱化處理以殺死病毒,所以,英國政府對美國血污事實上是頗為清楚的,但又不能不用。

第二是賠償。事情愈往後拖,受害者就愈少,政府賠償也愈少,事件發生於80年代中期,很多受害者在事發時30歲左右,現在三十年過去,已是古稀之年了,有些在調查結果出來前就已死了,直接點說,每死一個受害者,政府賠償就能少一份,這對於財政來說是大大的有利。

所以,這件事從一開始英國政府就拖着、瞞着30多年。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